】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曾耀霆語中評:台灣人才赴陸發展擋不住
http://www.CRNTT.com   2020-04-16 00:29:20


屏東大學應用物理系副教授兼國際事務長曾耀霆。(中評社 蔣繼平攝)
  中評社屏東4月16日電(記者 蔣繼平)針對陸生2020暫停來台,台灣高等教育未來發展,屏東大學應用物理系副教授兼國際事務長曾耀霆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受到少子化危機轉型國際化並發展新南向政策,這一點以長遠來看對台灣是有長久的利益,但是在大陸對人才吸納,以及受到中美貿易戰影響越南可能受益加速發展,台灣吸引力有時效性,不僅面臨考驗也必須加快腳步。

  曾耀霆,1964年生,高雄人。東海大學物理系學士、美國克萊蒙森大學(Clemson University)物理碩士及博士。現職為屏東大學應用物理系副教授兼國際事務長。

  根據陸委會統計,自2011至2017年,每年赴大陸就讀高校的學生人數分別為1433、1858、2314、2259、2137、2183、2567人。

  曾耀霆表示,台灣人才往大陸發展,坦白說他認為是擋不住的,除非大陸發生重大變化,否則以現有大陸經濟發展、薪資成長狀況,只要注重經濟層面的話,台灣年輕人到大陸發展是必然的,這個現象可以從過去十年台灣學生到大陸就讀高校增長來看出一個趨勢。

  目前在中美貿易戰下,也增加不確定因素存在。曾耀霆表示,大陸經濟可能會受到某種程度影響,但基本經濟活動和市場都是在的,因為內需市場就有十億人口規模,只是貿易戰後是否會維持高成長,加上許多外國產業慢慢轉移到東南亞,仍要觀察。  

  隨著台灣高等教育朝國際化發展,境外學生人數大幅成長,2018年大專校院境外學生人數12.7萬多人,比2009年4萬人多了3倍。另外,新南向政策發酵,馬來西亞、越南、印尼等新南向國家學生占比超過一半,成為大專院校招收境外學生的主要來源。

  針對新南向的評估,曾耀霆表示,新南向多數國家和台灣早年的情況是一樣的,讀研究所競爭大且不容易,學費也不便宜,譬如泰國學生攻讀碩士學位要花新台幣20萬元,比台灣來講還貴,如果台灣能夠用新南向政策來吸引東南亞學生來讀書,且進而能夠留在台灣各個產業工作,對台灣整體發展是有幫助的。更長遠來看,東南亞學生以後也會成為台灣開拓東南亞國家市場的種子,協助台灣拓展產業,這是很重要的方向。

  曾耀霆表示,不管是從台灣少子化觀點、台灣高等教育政策、及產業發展的角度,新南向政策的方向是好的,可以帶來長久的利益。以台灣的困境來說,少子化缺少人力,東南亞學生若來台灣並留下工作,可以彌補台灣有很好的高教環境但沒有學生這一塊,東南亞學生可以變成高教研究人力,留下在台灣工作,就會變成台灣產業界的生力軍。

  台灣在1970年代前後,“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是一句在青年學子間廣為流行的口號,反映出社會對追求高等教育和西洋文化的渴望。

  曾耀霆以自身經驗來做對比,當年同儕去美國念書,10個有8個留在美國工作,所以台灣現在同樣希望優秀的東南亞人才可以留在台灣工作,將智慧供獻給台灣。因此提供獎學金給外籍生並不是浪費,而是有長期的利益。他認為,新南向政策不能以短期來看,而是要從長遠對“國家”發展的角度來看。

  “新南向政策一定要趕快在這幾年去做!”在這波中美貿易戰的產業移轉中,第一選擇就是越南,越南現在有很快速的經濟成長,未來很有可能會追上或超越台灣,若等到東南亞國家發展速度很快後,台灣想要在吸引東南亞人才過來,也沒有機會了,目前來說,外籍學生譬如泰國生來到台灣讀書,評價都很高。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