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佘志民:台只有兩邊討好或兩強壓迫兩套劇本
http://www.CRNTT.com   2020-09-08 00:14:49


高雄大學應用經濟學系副教授兼EMBA中心執行長佘志民。(中評社 蔣繼平攝)
  中評社高雄9月8日電(記者 蔣繼平)針對台美與兩岸貿易的戰略觀察,高雄大學應用經濟學系副教授兼EMBA中心執行長佘志民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在美國、中國兩強對峙架構下,未來選邊站不可避免,美國只會考慮戰略意義而非經貿利益,若台美經貿更緊密合作,中國也一定會有動作。兩岸經貿連結深,不一定會是面臨ECFA的緊縮,但可能有其他層面的策略行使,台灣有空間但須謹慎選擇,只有兩邊討好或兩強壓迫劇本。

  佘志民,1970年生,台北人,美國印地安那大學(Indiana University)經濟學博士。現職高雄大學應用經濟學系副教授兼EMBA中心執行長。開設課程:公共經濟學、賽局理論與應用、政治經濟學、策略管理、全球英文財經時事討論等。

  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生效即將屆滿10年,但因為近年兩岸關係惡化,外界擔心協議生變。台灣“經濟部”對此強調,ECFA沒有期滿終止的問題。ECFA屆滿10年前夕,蔡政府剛巧宣布開放進口瘦肉精美國豬肉、牛肉,外界解讀為積極推動台美FTA(自由貿易協定)或BTA(雙邊貿易協定)。

  佘志民表示,台美貿易已經建立在自由基礎上,關稅貿易障礙相對而言不是那麼高,美國雖然是台灣主要貿易夥伴,但中港澳東協與台灣貿易更加密切,綜合考量來看,台美簽FTA或BTA,雖然會有實質利益,但可能政治上或戰略上的意涵可能更高一點,而非經濟效益大到哪裡。

  台灣2019年對美貿易順差是114億美元,對中港貿易順差則是738億美元。佘志民指出,台灣貿易順差主要從中港來的,美國貿易雖然也有順差,但相較之下是相對小的。

  加上ITA(資訊科技協定)簽訂後,台灣輸美主要電子產品品項本來就享有相當低的關稅。佘志民認為,台美貿易障礙不高,再降下去效益不那麼大,所以不管是台美簽FTA或BTA,都是朝向降低或廢止貿易障礙而來,開放美豬美牛只是必要條件,但並非充分條件,至少只是少了一個理由拒絕。

  佘志民解釋,美國並不是貿易依存度很高的國家,因此美國向來把貿易政策當作為了國際企業、農產品出口、其他戰略考量的手段之一。台灣外貿依存度高且超過GDP,外貿相關議題對台灣非常重要,對美國來說卻不是,不只是簡單的利益交換,背後還有更大的構圖。

  美國戰略用意是什麼?佘志民說,2018年開始美中貿易戰開打,且近期美中對抗升溫,世界局勢變化有選邊站的氛圍,簽訂FTA藉此緊密台美關係,政治象徵意義比較大。台美若簽FTA對其他國家訊息會很明顯,代表美國對台灣開綠燈。但另外一個層面來說,會不會因為和美國簽了FTA或BTA,去導致中國不願意延續ECFA架構?這是要關注的。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