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28日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戰後70周年談話中寫入了“侵略”和“道歉”兩個關鍵詞。但是,與戰後50周年的村山首相談話和戰後60周年的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談話不同,這兩個關鍵詞無法被視為安倍的自身看法,而是“間接表述”。日本共同社12月27日報道稱,追溯談話的出台過程可以發現安倍煞費苦心,在希望“覆蓋”此前談話的一貫主張,和中國與公明黨要求繼承談話的壓力之間尋找平衡點。從中可以探究出“安倍政治”的暗流。
尋找妥協點
報道透露,8月14日,在談話發表前數小時的首相公邸,安倍會見其私人咨詢機構“21世紀構想懇談會”的一名專家成員,以確認最終發言稿。該專家提出“不直接寫‘滿洲事變’(九·一八事變)是侵略嗎?”安倍對此斷言稱,“如果進一步加強措辭,對方將在外交上壓倒我們”。
在日本輿論看來,安倍擔憂的是中國的行動。他舉出著名對華研究者、日本防衛大學校長國分良成的名字稱:“其他人也認為這樣就行”,以尋求該專家的理解。
該專家感到“這大概已經是尋找妥協點之後的結果”,於是要求“希望能在記者會上加以說明”,不再堅持原來的意見。
結果,談話對作為解決國際紛爭手段的侵略進行了否定,但沒有明確表示日本在中國大陸的行為是侵略。在另一個關注點“道歉之情”上,談話以介紹歷代內閣一直持續道歉的形式加以表述。談話還指出“不能讓與戰爭毫無關係的子孫後代擔負起繼續道歉的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