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25日電/日經新聞網消息,在日本,食品價格上漲正在給家庭帶來壓力。日本總務省11月22日發表的10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以2020年為100)顯示,剔除變動較大的生鮮食品後的食品與上年同期相比上漲3.8%,漲幅連續3個月擴大。目前,食品支出約佔家庭消費支出的30%。與生活直接相關的食品價格上漲也有可能成為經濟復甦的絆腳石。
日本10月份白米價格上漲58.9%,創出有可比數據的1971年1月以來的最高漲幅。米價連續23個月上漲,漲幅與9月的44.7%相比進一步擴大。日本農林水產省公佈的10月份新米的相對交易價格(批發價)也同比上漲57%,達到2萬3820日元(每60公斤),自有可比數據的2006年9月以來,首次連續2個月刷新歷史最高。
8~9月颱風等災害接連發生,局部出現因儲備需求而囤積白米的趨勢,結果價格上漲,這種影響仍在持續。在訪日外國遊客增加帶來的餐飲需求回升以及運輸費等成本增加仍在持續的背景下,新米價格也在上漲。
白米以外的食品價格也有所上漲。調查公司帝國Databank的數據顯示,10月份約有2900種食品漲價。加工食品、瓶裝飲料和點心等廣泛品類出現了調價。
食品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酷暑。由於天氣炎熱、生長不良,出貨量減少,豬肉上漲6.5%,歉收的柑橘上漲了12.5%。
進貨價格的上漲也產生影響。可可豆和咖啡豆等國際價格上漲,再加上日元貶值,進口價格上漲。10月除了巧克力增長19.3%以外,咖啡豆等也出現上漲。
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的新家義貴表示,“過去日元貶值帶來的成本上升部分在調價期10月一下子轉嫁”,這樣的企業增加。
顯示食品支出佔消費支出比例的“恩格爾係數”目前處於約3成的高水準。SMBC日興證券的宮前耕也指出,“白米價格上漲不是暫時的,農民老齡化和需求減少導致的作物結構調整等結構性因素也產生影響。局面很難馬上改變”。
反映整體水準的綜合指數(不包括生鮮食品)為108.8,上漲2.3%。由於日本政府重啟電力和天然氣補貼,能源漲幅縮小,CPI增速放緩。受食材價格上漲影響,餐飲增長2.9%,室內空調等家用耐用品、火災及地震保險費、傷害保險費等也有所上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