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在南海問題上指責中國民族主義是偏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13 09:49:43


資料圖片:邊防海警官兵觀察海況。
  中評社香港4月13日電/最近,筆者參加了一些討論會,發現“民族主義”一再被提及,用來描述中國針對與鄰國領土爭端的政策。而且,國際媒體報道中國對東海和南海爭端的態度時,這個詞也時常出現,意思是“民族主義”在中國對當前地區海上爭端政策中不必要地扮演一個重要角色。但果真如此嗎?

  日本《外交學者》4月11日載文《中國在南海“強硬”全因民族主義?》,文章說,僅以“民族主義”來描述中國的立場,是對中國的戰略、政策和行為的過於簡單化。這些批評還有一個壞習慣,即不討論一般意義上的民族主義,總是暗指中國與別國存在分歧,從而證實其抱有“狹隘民族主義”,甚至“擴張主義”。這些誤解——認為中國所作所為只受民族主義驅使,中國民族主義迥異於越南或菲律賓的類似傾向——只會加劇形勢的複雜性。

  在涉及領土爭端時,各國行為或多或少都會顯得“自信”或“強硬”,無論它們是否是民族主義者。在南海,其他聲索國違反承諾,逐漸占領大多數島礁,“單方面”改變現狀,這才引起中國現在的種種反應。然而,對中國的指責成為主流,或許僅僅因為中國是中國而已。
   
  維護主權與利用領土爭端作為擴張借口,顯然是不同的。中國雖然常被指是後者,但讓人覺得相對克制(并且因而較少民族主義)的理由也是明顯的。縱觀東西方歷史,極端民族主義國家與鄰國爆發戰爭,往往會有兩個驅動因素:一是國家實力提升,二是集體認同出現。1894-1895年第一次中日戰爭即是如此。東亞近代史上,中國才是鄰國極端民族主義和帝國主義的受害者。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