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在香港專業聯盟人口政策論壇上發言。 |
中評社香港1月7日電/本港勞動人口將於五年後開始萎縮,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表示,香港求才若渴,其中以醫科及建築等界別情況尤為嚴重,政府會緻力培育人才,並發展多元化產業,吸引更多專才留港工作。醫學界團體表示,本港公營醫療體系的工作環境未如理想,難以吸引本地專才留效,建議政府向公營醫療體系增撥資源,紓緩前線員工的工作壓力,方能挽留人才。
據《大公報》報道,身兼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主席的林鄭月娥,昨日應邀出席由香港專業聯盟舉辦的論壇,聽取建築師學會、律師會、醫學會等11個本港專業團體,對人口政策咨詢文件的意見。林鄭月娥緻辭時稱,近年本港的金融及服務等行業前景較為明朗,不少本地大學生畢業後,均選擇從事相關行業,而本港工程、醫學及科學等界別的人才,部分更選擇到內地或海外發展,令本港人才捉襟見肘。
她舉例稱,本港專科醫生的人才匱乏,醫院管理局有300多個醫生職位空缺,政府需向兩間大學增撥資源,增加更多醫科學位,以及接受更多於海外就讀醫科的港人回流工作。鑒於港人平均壽命比20年前增加約7年,政府已開始研究設立法定退休年齡制度,以及延長公務員的退休年齡安排,預計今年初會完成初步研究。
香港醫學會會長謝鴻興於會後表示,不認同醫生人手不足的說法,他稱本港整體有足夠私家醫生供應,僅醫管局出現嚴重職位空缺。他歸咎於醫管局工作壓大太大,退休年齡太早,一般為60歲,令人才流失問題嚴重。他稱公營醫生每日需照顧大量病人,加上病人普遍較信賴私家醫生,令員工士氣低落。他說:“病人往往認為公營醫生提供的服務稍遜,假如經濟能力稍佳的話,都會選擇向信任的私家醫生求醫。”
謝鴻興認為增加醫科學位及引入外國醫生,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他建議政府應盡快改善醫管局的工作環境,可考慮聘請私家醫生作兼職,以及設立最高工時,保障員工的工作權益,才能挽留人才。
資深測量師、香港專業聯盟主席劉炳章亦稱,建築師於本地工作欠缺誘因,現時本地資深建築師平均約一半以上的收入,均來自內地建築工程,他認為本港的建築工人供應貧乏,令建築師缺乏支援及工作機會,繼而轉到內地爭取收入。他建議政府加強宣傳,鼓勵學生報讀建築業的職業先修課程,改善業界人手緊絀問題,才能長遠紓緩勞動力專才不足的景況。
(來源:《大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