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打造科技創新高地 提高科技創新效率
http://www.CRNTT.com   2021-03-04 09:30:48


  中評社北京3月4日電/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背景下,科學技術產業化周期縮短,逆全球化的加劇,使得國際科技產業競爭愈加激烈,大國科技競爭持續深化。推動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對於中國順應全球科技創新發展大勢,貫徹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保障科技自立自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都意義重大。

  一、關於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基本認識

  深圳特區報發表深圳市社會科學院國際化城市研究所所長,粵港澳大灣區研究中心主任袁義才、深圳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陳少兵文章介紹,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中國科技發展中推出的新概念,與科技創新中心、科學城等概念在目標定位、空間尺度、建設主體以及審批管理等方面有著明顯差異。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內涵和外延還在明確、擴展過程中,但是目前的初步界定是要有一些大科學裝置、研究機構及大學、科技企業和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等多個相關組成部分,必須有綜合性特征。它可以看作一種特別類型的科技創新中心,但絕不是爭取到投資建設幾個國家大科學裝置就能成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了。

  中國已在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安徽合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同時還有多個省市在爭取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鑒於中國的各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仍然處在初步建設或創建階段,可以說中國正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建設途徑與模式。

  二、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目標模式

  文章表示,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明確提出,以深圳為主陣地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發揮關鍵作用。從建設目標模式來看,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要突破傳統的“政府依賴型”科技體制,著力改革重大科技項目組織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構建起適應新時代符合科技創新發展規律的新路徑,這應是“基於全過程創新生態鏈的,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多元主體參與的融合式開放新型模式”,可以從大科學裝置引領的基礎科研體系、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科技成果轉化體系、金融與人才支撐體系、制度與政策保障體系等方面分析其目標框架。

  在這種新模式下建設的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不僅僅只爭取布局更多的國家級科學裝置、創新平台、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爭取大科學計劃和重大科技創新項目,還應注重在科技體制機制創新、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動產學研多主體協同、創新成果轉化及創新環境優化等方面的提升。

  三、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的重點策略

  文章分析,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包括科技發展和體制改革兩個方面任務。從發展角度看,要通過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支持中國科技發展,提升發展質量、打造科技創新高地;從改革角度看,要在新形勢下對科技投入、管理體制機制進行改革,鞏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更好地發揮大學、科研機構的科研作用,形成更為靈活有效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整體上提高科技創新效率。

  (一)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自主創新體系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應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自主創新體系,探索形成“技術成果+創業團隊”“技術資源+中小企業”“技術服務+領軍企業”等多種模式,充分發揮“創新+創業”的叠加效應,有效將原始創新、技術孵化和產業發展相結合。聚焦創新鏈配置資金鏈,建立政府投入為導向,企業投入為主體,社會資金為補充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體系。切實發揮創新型企業在推動科技成果研發、成果轉化方面的主體作用,推動灣區企業技術創新成為區域創新的新常態,實現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引領粵港澳大灣區創新驅動。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