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7月21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自長江保護法頒布實施以來,生態環境越來越好、水質越來越好、落實禁漁舉措越來越好。”面對執法檢查組,全國人大代表、湖南臨澧縣四新崗鎮白雲村油菜種植戶沈昌健連說了“三個好”。
7月17日晚,全國人大常委會長江保護法執法檢查組在湖南常德召開座談會,聽取五級人大代表和基層執法人員對貫徹實施長江保護法的意見建議。
炎炎夏日,檢查組馬不停蹄,檢查重點水域嚴格捕撈管理、河湖岸線管控、河道采砂管理、城鎮污水處理與水體修復、化工企業搬遷改造、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等,晚上還召開座談會,在有限的時間裡更多地聽取來自一線的聲音。
洞庭湖匯集湘資沅澧及長江來水,上游水質直接影響下游,污染來源包括農業面源污染、工業污染、生活污水垃圾等,單靠一個部門、一個地區管理防控,難以達到效果。儘管長江保護法對“統籌協調”“系統治理”等作出了有關規定,但沒有進一步細化。全國人大代表、常德市委書記曹志強建議,建立健全跨省市、跨區域、跨部門的流域水污染治理聯防聯控機制,進一步統籌上下游、左右岸,更好凝聚起保護合力。
沈昌健最擔心的是農業面源污染,“農藥化肥使用過量,導致土地污染,後果將不堪設想。”他呼籲,要對照長江保護法的規定,盡可能引導農民進行綠色有機種植,多用有機肥,少用化肥,讓農業種植更加科學、更加環保。
長江保護法規定,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在湖南省人大代表、安鄉縣水利局水旱災害防禦事務中心主任資程看來,“生產性捕撈”這一概念理解界定不夠清晰,實踐中容易產生爭議。且在罰款金額上,執法人員自由裁量權太大。他建議通過司法解釋加以說明,統一執法標準和尺度,以便執法更加有章可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