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認為靠制度和角色優勢能自然吸引全世界人才的香港現在開始打破常規,放下身段,以競爭者的姿態參與角逐。這種從“富二代”到“創業者”的心態轉變正體現出政府的務實。
另外,這種務實也體現在“今天的我敢於打倒昨天的我”。對世界所有政府來說,否定任何長期實行的政策都需要魄力。但李政府似乎不在乎這種非議。
例如沙嶺殯葬城和“明日大嶼”填海工程,在這次施政報告中一個被明確廢除,改作創科用途,另一個則幾乎被省略,只停留在研究階段。二者都是上屆政府力推,本屆政府沿襲的項目,李家超都在聽取社會建議後剎停。面子在香港的實際需要面前不算什麼。
再例如生育補貼。長期以來,香港為避免向社會釋放福利主義信號,只願透過減稅鼓勵生育,因此成效不彰。解決出生率低的問題全靠吸引移民。然而此次推出的現金獎勵和公營房屋優先權打了這種迷思一巴掌,直接跳出了自由資本主義與福利主義的爭論,不談主義,聚焦解決現實問題。
雖然兩萬元對在香港養兒育女只是杯水車薪,公營房屋優先也不能即刻入住,但此舉明確了政府鼓勵生育的政策方向。有了方向,未來民眾就會對政府的執政理念有穩定預期,增強信心。
同樣的思維還體現在取締“劣質劏房”上。此政策務實的繞過了劏房非法與否、道德與否的複雜爭議,直面問題關鍵:居住環境與安全性。制定了明確的行動路徑:首先承認其存在合理性,再訂立標準嚴格淘汰與禁止不達標的劏房,再輔以“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專責跟進。當然後續進展仍需社會持續監督,但至少比起嘴上堅決反對,腳下原地踏步的官僚主義強百倍。
市民也表達了對這種務實的認可。根據香港01在施政報告公佈後向讀者發出的調查問卷顯示,“取締‘劣質劏房’”成為了市民最滿意的政策類別,受到27%的受訪者支持。
誠然,一場政策發佈會不能說明所有問題。香港經濟正處於低谷,財政儲備跌穿七千億紅線,股市樓市外事諸事不順的當下,務實的思維是成功管治的重要一步,但也只是第一步。港府仍需更進取、更靈活、更具執行力、更大程度利用中西雙方的資源為香港尋求發展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