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11日電(記者 郭至君綜合編譯)一到周日,香港公共商場和公園等多地都可見聚會、聊天的外傭,最近一段時間,由於社會運動和疫情影響,外傭的周日聚會消失不見。南華早報自由專欄作家Jason Hung在CSIS通訊上呼籲,外傭能為香港經濟帶來福祉,港府應推出更多的政策善待外傭,保持香港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
文章開篇指出,香港約有38.5萬名外籍家庭傭工,其中69.9%來自菲律賓,外傭占當地勞動力的10%。據香港政府的統計數字顯示,到2047年,全香港的外傭總人數將增至60萬。香港外籍傭工人數激增,部分原因是由於香港對外籍勞工的政策較為寬鬆,只要雇主及雇員符合標準合約所訂明的條件,政府不會對外籍傭工的雇用施加任何限額。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香港政府一直允許外傭在香港工作以解決本地全職家政工人短缺的問題。這項安排符合政府的勞工政策的基本原則,即雇主如不能在本港聘用合適的本地勞工,便有權聘用輸入勞工。
由於外傭不斷湧入香港,加上本地婦女的受教育程度不斷提高,香港婦女得以加入勞工市場,尋找有薪工作。外傭承擔著當地婦女不屑的耗時、體力勞動的家務活,從而促進了當地女性勞動力參與到更多經濟活動中來。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香港女性勞動力參與率(LFPR)從2000年的49%上升到2018年的54%。
與其他東南亞國家的外籍傭工相比,香港的家長更喜歡雇用菲律賓籍的外籍傭工,因為他們的英文較好。雙語能力是一項重要資產,有助香港發展成為連接東西方的主要商業及經濟中心。聘請菲律賓籍家庭傭工進行日常溝通,也有助香港兒童學習英語讀寫,而英語是一項智力及文化資本,有助創造長遠的經濟價值。
知名信用報告機構益博睿與香港領先的外傭教育機構ENRICH合辦了一份名為《關懷的價值:流動家庭傭工對亞洲經濟增長和家庭福祉的主要貢獻》的報告。根據這份報告,外傭為香港經濟貢獻了大約126億美元,占當地GDP的3.6%。此外,在25歲至54歲的香港母親中,只有49%的人在沒有雇傭外傭的情況下能夠進入勞動力市場。然而,在雇傭了外傭之後,女性的勞動參與率增加到了78%。除了直接為家庭帶來福祉外,雇用外傭亦間接為香港經濟增加二十六億元。雇用外傭來照顧孩子至少比把孩子送到托兒中心或找私人教師便宜三倍,這進一步保障了香港家庭的財務狀況。
儘管他們對當地經濟作出了重大的財政貢獻,但他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剝削。儘管香港的外籍家庭傭工享有最低工資,並受《雇傭條例》及雇用外籍家庭傭工標準合約的保障。然而,他們的薪水很低。2017年,除食品津貼外,香港外傭最低工資為每月4310港元(551美元),比上年增長2.3%,包括食物津貼在內的工資則為港幣5,205元。雖然外傭每年都會調整薪酬水平,但調整幅度往往低於FDWs的預期。香港政府應根據通貨膨脹率,每年調整最低工資,以確保外傭的個人健康和財政狀況,這有助於減少他們尋求另外非正式和非法的工作機會的需要,從而增加他們被罰款或驅逐出境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