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20座五星級公厠:欲用厠所打造城市景觀? |
群眾出行上街,有時免不了會出現“內急”,而發生“內急”後的第一需要,就是如廁,就是在附近能有一公廁,而不是尋找很遠都找不到公廁。因此對於群眾上街如廁的問題來說,公廁多、容易找、乾淨衛生、能就近解決問題才是第一需要,至於公廁是否豪華、是否五星級,一般人是不會考慮的。
山西臨汾遍地是古跡,素有“華夏第一都”之稱。但走在臨汾街頭,你見到的外觀設計成像故宮、鳥巢、城堡、大院的建築,是“五星級”公廁。從2008年到現在,臨汾投資5000餘萬元,新建標準化公廁160多座。其中,已建成標準化公廁60座,五星級標準達40座,四星級標準12座,每年的管理費用達300萬元。興建“五星級”豪華公廁,確實是一項惠民工程,但也引來市民和網友新一輪圍觀和爭議,覺得豪華公廁不是惠民,而是燒錢。
然而,一些官員對此的認知卻不同,甚至完全與公眾的需要相脫節。在他們看來,似乎公廁不在多,不在方便群眾,而在公廁的豪華程度和巨額投資。
以前有人認為,官員對星級公廁情有獨鐘,是因為豪華公廁能體現政府官員的政績,體現一座城市的風貌。但迄今為止,沒有哪一個政府官員是因為修建星級公廁而成為政績,進而受到提拔的。
一些官員有星級公廁情結,恐怕是對修建星級公廁背後的巨額投資情有獨鐘。試想,修建比較簡陋的公廁,投資必然很少,回扣就不可能很多。一個城市就算修幾百座,扣掉本來就需要的基本成本,想A也A不了幾個子兒。相反,修建星級豪華公廁,一出手就是幾百萬元,背後可能撈取的回扣就大得多了。
其實有一部分所謂的 “形象工程”也是這個道理,某些官員真不是衝政績來的,我們也不必動不動就以為人家是亂花錢的傻子。(時間:3月9日 來源:海峽導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