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5日電/白倫:古今絲綢之路
作者 白倫 美國加州 電腦程式設計
陸上絲綢之路
是古代西漢時開辟
連接地中海運輸之道
販賣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等
經河西走廊到西域
穿越沙漠留下早期經貿足跡
是東西文明交流的大動脈
今日沿線風土人情特色
風光景色旖旎秀美
是文化旅遊度假的好地方
承古開今推進絲路旅遊發展
海上絲綢之路
是古老中國與外國海上貿易
和深厚文化交流之航線
今日港口建設與改革開放緊聯
需要深化各國的支持合作
凝聚合作共識達成務實成果
開拓海上絲綢之路新里程
譜寫人類文明交流的新篇章
數千年來游牧民族
沿絲綢之路交流人文
中國絲綢、茶葉、瓷器
和文化等深得人心的喜愛
中國文明蘊藏著人類的才智
和豐富的哲學思想
汲取傳統精髓貢獻中國智慧
跨越時空發揚人文品質
支持國營私營企業走出去
中國發起的亞投行和金磚銀行
絲路基金對企業的資助運營
提升專業化、市場化和國際化
許多重大項目已落地開花
使古老文明煥發新時代的活力
數千年來各型文明交相輝映
奏響交流溝通的新樂章
以對話談判解決國際的爭端
中國給於各國和平、貿易和文化
再創人類文明新的輝煌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是中國提出的新價值觀
民粹主義談論築墻不是建橋
西方價值觀時代已成過去
公開透明化不同制度的對接
建立相互欣賞理解尊重的文明
以包容開放的精神攜手合作
指出未來的世界新發展
讓古老文明綻放新的異彩
中國能為人類作出重大貢獻
漢朝對西域的開辟
開始逐漸進入繁榮的時代
張騫出使西域各國
向西拓展通過絲路交流與貿易
絲綢成為古羅馬人的愛好
唐代是絲綢之路的繁榮鼎盛期
經濟文化水平居世界前矛
東西方通過絲綢之路
官方民間進行友好交往
唐玄奘西行歷經艱辛取經
思想文化宗教的交流影響深遠
宋朝以後海上絲路崛起
泉州為絲路起點第一大港
逐漸取代了陸上絲路
海上航行日益發達
造船和航海技術提高
指南針廣泛應用
為海上絲綢航線貿易
創造更良好的條件
元代各國商賈百貨雲集
泉州刺桐港為東方第一大港
馬可波羅游記記載:
“最為珍稀寶貴的東西應有盡有”
絲綢之路發生了變化
以宗教文化交流為目標使命
進入鼎盛時期
明朝以後造船技能
和航海技術不斷發展
海上交通代之而起
航線擴展至全球
有鄭和七下西洋的歷史創舉
清代南方商業比唐宋更密
發展全球性大貿易
形成了環球瓷器商路
由於清廷的閉關鎖國政策
為後來百年積弱埋下了伏筆
然而鴉片戰爭後海權喪盡
海上絲路因此一蹶不振
古絲綢之路是古老文明中國
對外友誼商貿開放的象徵
像一條多彩的絲帶飛揚
又淹沒於馬蹄鐵戈煙塵中
駝鈴在歷史的長河逐漸消聲
“絲綢之路經濟帶
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簡稱為 “一帶一路”
是新理念變遷的實際訴求
順應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
已不僅是中國方案更是全球共識
超越西方的邏輯和模式
是一個複雜的革命性系統工程
要國際社會“擼起袖子”共同開發
發揮全球治理效能的新模式
必將對世界經濟產生長遠的影響
為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多條海陸往返通道
由無到點然後線擴展至面
改變地緣經濟政治和戰略版圖
中國的和平外交為人類帶來和諧
中國智慧會做到各民族的心靈相通
為世界提供新思路新選擇新動力
是前無古人最宏偉的創新倡議
習主席的倡議表明:
“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
造福沿線各民族各國人民。”
受到絕大多數國家的歡迎
國際社會廣泛響應人心所向
引起重大的共鳴和認同
加強深化對亞歐非開放
及世界各國合作共享
中國避免了崛起後的稱霸
開始真正走向全世界
堅持互通、互補、互利、互贏
是沿線產業資源人力的優勢補充
造福沿路各民族各國的人民
並發揮多元宗教信仰
做好全球的倡導、推動和引領者
才能夠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
古代絲綢之路已銳變
為 “一帶一路” 的偉大創建
未來的半世紀 “一帶一路”
將全面擴展到亞歐非和南北美洲
從小種子成長為繁枝茂葉大樹
“一帶一路” 將銳變成中國倡議領導的
“全球一帶一路” 的政策溝通、
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
民心相通的新理念新型的新全球秩序
回顧古代絲綢之路的悠久歲月
今天要推動大開放大開發
共商共建共享方式推廣世界發展
已不限於亞歐非沿線的國家
是具有劃時代的全球意義
中國為新興大國走和平發展道路
在推進世界和諧共存發揮重大功能
中國指揮世界各國協奏
將演奏出新的傳奇性交響樂
讓古絲路的記憶新絲路的期望
穿越無垠的大海茫茫的沙漠
寫好新世紀新絲綢之路的新詩篇
落實“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做出新的更多更重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