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28日電/謝明輝:清平樂 洛陽白馬寺
作者 謝明輝 台北 台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
東土佛寺,問誰資格老,金陵長安都不少,洛陽白馬最早。
釋源遠渡東瀛,祖庭聲達暹羅。
佛祖慈航普渡,天竺東傳中國。
【故事】:一帶一路中洛陽是古絲路的起點,東漢時期佛教東傳,洛陽中國佛教中心,洛陽的龍門石窟為中國三大佛教石窟之一,為佛教聖地。這首詩詞乃在歌詠“洛陽”為全中國最早建立點佛寺城市。白馬寺位於河南省洛陽老城以東12公里處,北依邙山,南臨洛河,創建於東漢永平11年(西元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寺院。白馬寺建立之後,中國“僧院”便泛稱為“寺”,白馬寺也因此被認為是中國佛教的發源地,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佛教以慈悲心,智慧力,普應眾生祈願,千處祈求千處應,現種種不同身相教化眾生。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令眾生出離煩惱生死苦海,猶如以舟航渡人,故稱慈航普渡。此詩詞之中點明,無論是“日本”或是“泰國”的佛教,大致上都是源自於印度,先後東傳至中國後而發揚光大;佛祖渡世救人,慈航普渡眾生,東傳中國再擴及鄰近國家。全詩平舖直述,說明中國佛教之淵遠流長,並證明白馬寺為中國佛教之發源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