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交學院教授周永生(中評社 陳潔瓊攝) |
中評社北京5月30日電(中評社報道組)外交學院教授周永生不久前受邀在京出席中評智庫舉辦的以“美日峰會與東亞區域關係”為題的思想者論壇,從四個方面談了對美日首腦會議之後東北亞局勢的觀察。
第一個方面,形成了由過去日本在中美之間相對中立變為現在日美緊密聯合針對中國的格局轉換。我認為,我們對這一格局的轉換事先是有預判的,因為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事先和日本外相茂木敏聰通了電話,警告日本不要把手伸得太長,干涉中國的事務。實際上就是警告日本首相訪問美國時不要點名批評中國。估計王毅外長並沒有明說,日本應該能夠理解中國這種表達的意圖。但是我們也看到,現實情況是日本毫不反思和反省,更加肆無忌憚地和美國發表聯合聲明批判中國,批判中國的人權問題,批判中國在台灣海峽製造緊張局勢,要對台灣表示關注關切等等。這一類話語正是我們反感的。這是1969年以來,日本首次公開在國際聲明中對中國進行點名批評,所以這個變化是非常嚴重的,帶有歷史性格局轉換的模式。過去,儘管日本實質上站邊美國,但仍想保持某種中立,在中美之間表現出某種平衡,現在,日本連表面上也都站到了美國那一邊,這是第一個大格局的變化。
第二個方面,四國聯盟由原來不斷擴大和明確範圍轉變為要以日、美兩國為基軸,所以,實際上日、美兩國已經成為四國聯盟的核心,或者說是軸心。原來儘管也是核心但沒有明確提出,現在通過聯合聲明明確提出來,這意味著日本的國際地位已經大幅度提升,甚至提高到超越了印度和澳大利亞,已經和美國在形式上平起平坐的狀態,這又是一個重要的轉變。
第三個方面,美國對華戰略由特朗普後期對中國的全面打壓,轉變為競爭和合作、相互對抗的全面組合,日本雖然考慮自身的利益,同時也在追隨美國戰略的變化。特朗普在後期幾乎和中國徹底翻臉,全面壓制、圍堵、打擊中國。但是拜登上台後,實際上沒有追隨特朗普的極端做法,而是有一個區分,用沙利文的話來表達就是“該競爭的領域要競爭”,比如在高科技領域和中國競爭,在“該合作的領域要合作”,在比方說朝核問題、環保問題、氣候變化問題上和中國合作,未來經貿領域也應該是一個合作的備選項,以及在“該對抗的領域進行對抗”,毫無疑問就是在安全和軍事領域。這個層次非常明確,有步驟有計劃。日本也會全面追隨美國,因為這三個層次的戰略也完全的符合日本的利益。
第四個方面,美日聯合聲明中明確表示支持日本增加防衛力量,也就是支持日本增加軍力,使日本開啟了加強軍力的合理名頭。二戰以後,日本作為戰敗國不僅受本國法律的制約,也受到了國際體系的制約,沒有理由進行大規模軍備擴張,但是日美這樣的聯合聲明等於明確支持日本擴張軍事力量。就目前來說,日本沒有太大的軍事力量擴張的國內環境,也沒有這樣的內生動力。但從國際環境來說,日本有大規模制約中國大陸解放台灣的需要,這也是它一直在周密考慮的。現在美國提供了日本一個合理擴張軍備的名頭,一旦需要的話,比如海峽兩岸如果發生危險性或者是衝突性的舉動,還有可能刺激日本修改國內憲法,使安倍過去推動幾年都沒有成功的修憲,發生迅雷不及掩耳的轉變,在短時間內實現憲法的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