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政協委員龍子明(受訪者供圖) |
中評社香港5月19日電(記者 沈而忱)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港漂離開香港,港漂人才的去留問題也引發了社會關注。全國政協委員、粵港青年交流促進會主席龍子明對中評社記者指出,港漂受到本地社會的歧視及香港社會長期受到泛政治化的衝擊是內地人才留港意欲下降的兩大重要因素。目前,內地吸納人才的政策越來越完善,特區政府需要提升港漂人才對香港的歸屬感,並且完善內地人才來港讀書和工作的配套政策,才能爭取在“搶人大戰”中不落下風。
龍子明提到,香港與內地的經濟、學術、人才、文化等交流日益頻繁,內地生赴港接受高等教育漸成趨勢,畢業後也會選擇留港工作,成為“港漂”一族。有人認為留港內地生大多具高學歷、高技能,可填補本港勞動力下跌、人口老化的問題;亦有人認為他們的留下會加劇本港資源競爭。大多數“港漂”憧憬香港制度完善、文化多元,部分人更落地生根,積極融入本港社會;然而,亦有部分“港漂”面對“水土不服”的問題,難以適應本港節奏快、壓力大的生活。“港漂”在香港面臨居住環境欠佳、語言文化不同致社交圈子狹窄,以及部分港人對內地新移民的歧視等問題,逾70%“港漂”不願長留香港發展。
“新移民被歧視的現象,是影響“港漂”融入香港社會的主要問題和難題之一。”龍子明說,香港近年不斷爆發反內地人士的衝突,如居港權爭議、境內水貨客問題、“雙非”爭議等。為瞭解香港新移民在港的生活情況、融合程度及與港人相處的問題,香港教育學院曾經進行“新移民被歧視及同化程度調查”,結果顯示,有五成五的受訪者曾感到因為自己的內地新移民身份而被歧視。另外,有五成五的受訪者認為香港人仍未能接納新移民和六成六的受訪者認為香港人對新移民有很多偏見。
相比過往的“留港熱”,近兩年內地人才來港的意願明顯下降。據入境事務處數據,“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人數較2019年減少近半,申請獲批IANG的內地居民人數則急跌37%。龍子明指出,一方面,香港吸納人才的政策改善不明顯,特別是近年來香港經濟、社會發展長時間受到泛政治化的衝擊,香港的核心價值和競爭力正不斷遭到侵蝕和下降,致使特區政府難以集中精力解決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問題,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和各項社會事業受到嚴重阻滯,導致內地人才來港的意願明顯下降。此外,香港的樓價、租金居高不下,高昂的生活成本亦令港漂的留港意欲明顯下降。
另一方面,內地吸納人才的政策越來越完善。人才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資源、最寶貴的資本和最核心的推動力,針對粵港澳大灣區對海內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的需求,不少大灣區的城市,例如廣州南沙和深圳前海分別提出建設“國際化人才特區”和建設“深港國際人才港”的計劃,為高端和緊缺人才提供多方位的資金獎勵和優惠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