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兩岸文字差異對兩岸文化差異的影響
兩岸文字最大的差異在於台灣一直沿用傳統的繁體字,島內稱之正體字;而大陸根據實際運用所需,經國務院文字改革委員會正式公佈,對部分繁體字、異體字規範簡化後,實行簡化字。除此之外,由於兩岸長期分離,各自形成不少詞同意異或意同詞異的詞彙;外語,尤其是英語翻譯後,形成與大陸音同詞異的新詞彙類。
對於第一種詞同意異的詞彙,最值得注意的是一類褒貶各異的詞彙。如“檢討”一詞在大陸是貶義詞,而在島內是中性詞,即“總結”。對於第二種意同詞異的詞彙,在科技用語以及英譯中的詞彙中最常見。據不完全統計,兩岸的科技用語,原有80%的為意同詞異的詞彙。現經30多年的彼此文化交流,已減少到僅20%左右。由此看來,兩岸文化交流,是減少兩岸文字差異的最佳途徑。
三、破解文化交流的思想障礙
眾所周知,兩岸文化交流對於弘揚中華文化,增進同胞之間情感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這些年隨著文化交流的不斷推進,在此領域滋生的種種思維障礙,潛移默化地阻礙了雙方交流進一步深入發展。
思維障礙之一:由於社會體制不同,兩岸文化存在著巨大差異,而這些差異是根本對立、無法克服的。
由於社會體制不同,以及陸、台各處特殊的歷史環境、地理環境、人文環境,兩岸文化存在各種差異是客觀事實,誰也無法否認。但與此同時,我們更應該看到,兩岸具有共同的5000多年的文化底蘊,擁有100多年歷受西方文化衝擊卻“摧而不毀”的共同命運。就憑著這兩點,我們就應該進行文化對話、文化交流,一起討論如何為世界文明做出貢獻。
承認大陸和台灣之間現實文化狀況有差異,但沒有必要把這個問題看得過於嚴重。換一個角度來思維,這是正常的好現象。如果地球上全人類永遠都是一個樣子,一個調子,一個看法,那世界就由一個人構成算了。衹有不同意見的切磋才有火花,才有靈感,有刺激與反刺激才能進步。兩岸無論是在學理上的差異,還是社會生活上的差異,不過是百年來西方文化衝擊下所產生的變化。互相隔絕、各自堅持,這些不應該成為我們對話、交流的障礙。
曾任台灣“文化部長”的龍應台在一次記者會上說過這樣一番話,她認為自1895年清政府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兩岸的差別就開始逐漸加大。而要消弭差別,需要“盡最大努力地讓可能對你有誤會、有敵意、有立場的對方認識真正的你”。她指出,中國大陸是一個強國,並且正在經歷著大國崛起。“強者要有強者的責任,第一個伸出手的永遠應該是強者”。敢講實話的龍應台所講的這些話闡明了一個道理:有差異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明明知道有差異,卻“鴕鳥埋首”,不承認或視而不見差異。而要促使兩岸文化交流深入發展,惟一可行的是強者始終要主動出擊,讓對方瞭解自己,並有責任向對方第一個伸出手來。在這方面我們還有很多工作需要主動去做,需要進一步去細化、深化。
思維障礙之二:文化交流可有可無,充其量衹是政治的陪襯、墊石。
這種思維障礙對當今文化交流傷害很大,因為是可有可無,文化交流似乎無足輕重,無法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其實從“文化”與“政治”這兩者的定義出發,我們應該看到在當今社會,“政治”更多指的是政權與治權、當局對當局的因應之道;而“文化”則多指向民間,體現的是民眾的普通、日常生活。在島內有很多貌似“政治”的元素,細細分析其實更多的是含有“文化”元素。譬如大陸對台灣的政治研究中,最重視對“總統”選情的分析,極為關注選舉中哪些人會當選、哪些人會落選。不厭其煩地對選前繁瑣的民調數據一一進行篩選分析,選後第一時間忙著對選民的選票進行分類統計。這些工作充其量衹能摸清選舉的結果“是什麼”,卻不能回答“為什麼”會有如此結局,以及針對這種結局該“如何做”。其實如此耗費巨大精力仍流於表象的所謂研究成果,對決策部門、主管部門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而要想真正弄清楚“是什麼”的表象背後的“為什麼”及“如何做”,那就得認認真真、徹徹底底地從島內的歷史、人文,乃至於宗教、習俗、族氏、地域等諸方面著手,才能尋求、探究、挖掘出最深層、最根本的原因。歷史、人文、宗教、習俗、族氏、地域等當屬“文化”範疇。這就是要藉助“文化”,來研究“政治”。任何“政治”的突破、難題的破解,都離不開“文化”的全力支撐和鋪墊,偏頗兩者的對應關係必將受到現實的嚴懲。
思維障礙之三:現今島內彌漫著民進黨當局極力捏造、散佈的一種莫名的文化恐懼,擔心兩岸文化交流會衝擊,甚至摧毀台灣的本土文化。
台灣綠媒曾一再聲稱,兩岸文化交流的必然後果是大陸以厚實的資金源、強大的影響力同化、感染,乃至消滅台灣本土文化。
這些莫名的捏造從根本上混淆了同根文化互補互強的邏輯關係。兩岸文化同屬中華文化,而中華文化的最大特點是“一體多元”。“一體”體現在她具有共同、相對穩定的文化核心;而“多元”則表現為多種形態源遠流長,豐富多彩。中華文化不但是由幾十個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融合、彙聚而成,而且因地域不同而顯現出文化差異。既然是“一體多元”,何來中華文化的一個分支——大陸文化去衝擊,甚至扼殺同屬中華文化另一分支——台灣文化的可能,更何況多元的台灣文化的本身就濃聚了中華文化的各民族文化以及神州大地的區域文化。
四、兩岸文化交流新思維
(一)掌握一條主線,堅持“九二共識”不動搖
習總書記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出:“繼續致力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推動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堅持“九二共識”,兩岸文化交流必將經歷三個階段:現階段努力做到求同存異,擱置爭議。這里所指的爭議,是非原則性的爭議;第二階段力求聚同化異,彼此認同;最終達到融合一體,共同復興。梳理上述三個階段,一不能機械劃分,人為認定,衹能因勢利導,順勢而為;二不可超前逾越,急於求成,衹能遵循規律,步步向前。
(二)高舉中華民族文化復興大旗,兩岸攜手為民族復興做貢獻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歷史一再證實一個真理:文化落後,經濟亦必然落後;文化復興,經濟也有望復興。文化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上的上層建築,文化同時又是經濟復興的啟明星。落後的文化拖累經濟的例子舉不勝舉。而文化一旦啟動,先行復興,可為經濟的復興創造有利的輿論環境、思想環境、社會環境。
中華民族的文化復興,絕不是簡單的、一般意義的文化復興,與義大利的文藝復興相比,有相似之處,又大大高於後者。文化領域的“中國夢”不是復古,回歸從前,而是要在弘揚中華文化燦爛文明的同時,與當今乃至與未來的世界新潮接軌,唯有如此中華民族才有望躋身於世界文明前列。為此兩岸同胞必須拋棄疑慮,實現強強聯合,才能沖出亞洲,走向世界。雙方攜手在體育、美術、影視、歌舞、文化創意產業,以及教育、科技諸方面創造出更多的“海峽組合”,要像英國的哈利波特、韓國的騎馬舞那樣,攀越國際市場的“崇山峻嶺”,最終成為震撼全球的世界頂尖名牌。
(三)兩岸文化交流必須堅持走青年、親民、市場化的路線
青年是兩岸的未來,文化交流必須想青年所想,離開了青年,必將一事無成。文化的傳播一定是建築在市場化的通道上,做必要的商業性推廣最為有效。如果你淨送戲票給別人,免費請人家來看,人家也許都不看。因為在島內從未有過這種傳播模式,免費看白戲,要麼是廣告,要麼是宣傳、統戰。文化軟實力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它最柔軟,最親和,最不需要設防。大陸團組赴台交流中華文化,要讓台灣民眾覺得非常值得親近,值得尊重,值得學習。親和力越強,強到人家對你根本就不設防,還搶著歡迎你來,這樣的文化才更具有魅力。
親民、基層的文化交流,要懂得如何講故事,要學會怎樣講故事,要講得生動、鮮活、吸引人,要成為講故事的高手、能手。中華文化,不管是傳統的,還是當代的,不管是何種表現形式,其實都是在講著一個一個故事。講故事不僅是使複雜問題簡單化的好辦法,更是展示文化軟實力最易為人接受的手段。如何講好文化領域的故事,面臨著很多問題。首先,你的話題要讓人家能夠欣然接受,要有共同的價值所在。從大陸文化中提煉出一些能為台灣文化所接受的議題,才能深入台灣民心。其次,要有“海納百川”的氣度,學會包容、寬容、忍讓。衹有堅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才能包容島內各種合理、多元的文化元素,並巧妙將中華傳統文化融入到台灣民眾最喜聞樂見的時尚元素中去。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3年12月號,總第312期,P48-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