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6日電/環球網消息:日前,中國研製並自行設計製造的新型水陸兩用飛機——蛟龍600的大型機頭全尺寸模型首次曝光,這是中國新一代特種航空產品的新代表作,據悉,該機家預計將於今年年底完成首飛,這也意味著,我國水轟-5水上飛機在研製40年之後終於後繼有人,中國也將通過該機一舉超越日本的US-2水上飛機,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上飛機製造國。
據悉,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栖飛機(簡稱“蛟龍600”飛機)是為了滿足我國森林滅火、水上應急救援任務的需要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栖飛機。飛機採用了單船身、懸臂上單翼布局型式;選裝四台WJ6發動機,採用前三點可收放式起落架。
“蛟龍600”飛機在執行森林滅火任務時,可在20秒內汲水12000千克,飛機可在水源與火場之間多次往返,投水滅火。在執行水上救援任務時,飛機最低穩定飛行高度50米,並可在水面停泊實施救援行動,一次最多可救護50名遇險人員。
“蛟龍600”飛機按“一機多型、水陸兩栖、系列發展”的設計思想進行設計,可根據用戶的需要加裝必要的設備和設施,以實現海洋環境監測、資源探測、客貨運輸等任務的需要。
50年代初中國曾引進6架蘇聯別-6水上飛機,但不足以滿足海軍的各種需要。航空工業部於1968年開始籌建水上飛機設計所。同年12月,國家批准了命名為“水轟-5”的研製方案。研製工作由水上飛機設計研究所和哈爾濱飛機廠共同承擔,此一方案首批試制三架。
1970年2月,水轟-5總體設計完成。同年10 月發出生產圖紙,並開始試制。1971年,裝出供靜力試驗用的01號原型機,以110%的設計載荷達到並超過全機靜強度破壞試驗的技術要求。1973年12月,供試飛用的水轟-5總裝完成,為02號原型機,同月實施首次地面滑行。1974年10月,運抵試飛現場。航空工業部和海軍司令部聯合組成試飛辦公室,具體領導試飛工作。1975年5月至1976年3月,在湖北荊門漳河水庫下水,先後進行滑水試驗30小時,完成28個項目的靜水試驗和滑行試驗,還成功地進行了4次預起飛。
1976年4月3日,水轟-5首次水上起降試飛典禮隆重舉行。上午10時,飛機在水面上起飛,承擔這次任務的是海軍航空兵某部飛行中隊長黃星輝等7人,時間長度為23分鐘,首次水上起降試飛獲得成功。
首飛之後,又製造出首批4 架飛機。1985年底,4 架飛機均完成了從湖北到湖南的三角航線試飛。1985年11月到12月,在18個飛行日的試飛中,飛機出勤率和科目試飛成功率達100%,實現了無故障飛行。1986年後,該機種交付海軍使用,開始接替陳舊的別-6和青-6型水上飛機。1987年,水轟-5飛機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大興安嶺火災後,水轟-5滅火機改型開始研製。
水轟-5配備於解放軍北航某水上飛機部隊。北航某水上飛行團曾經創下水轟-5連續飛行8.5小時的紀錄,與以往巡航4小時相比,作戰半徑成倍增長,遠程機動作戰能力大幅度提高。為實現創紀錄飛行,重點解決了機載雷達、通信、充氧等問題,並對放油系統、通氣系統、電路系統等進行了改進,進行了改裝到地面、空中放油試驗。
當前,世界上最大的水上飛機是日本新明和工業株式會社研製生產的US-2大型水上飛機。2013年,日本和印度政府在東京舉行首腦會談,就向印度出口日本海上自衛隊配備的水陸兩用救援水上飛機“US―2”展開磋商並達成初步共識。《日本經濟新聞》認為,如果磋商達成共識,將成為日本將防衛裝備轉為民用產品後進行出口的第1項舉措。川崎重工等日本企業也在推進出口戰略,在電子和造船行業的日本企業在新興經濟體陷入苦戰的背景下,航空宇宙產業有望成為日本企業新的出口支柱。
據《日經新聞》報道,印度多位相關人士表示,在印度總理辛格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的首腦會談上,作為加強安全保障領域合作的一環,雙方將確認加快推進有關印度引入水上飛機的討論。共同宣言有望寫入“關於(印度)引入水上飛機的可行性,將成立磋商機制,為實現雙邊合作和共同生產展開磋商”等表述。印度政府計劃至少採購15架水上飛機,兩國政府力爭年內達成協議。
US-2水上飛機是由日本新明和工業株式會社在US-1型水上飛機的基礎上研製生產,US-2與US-1相比,性能更加優越。US-2中大幅度採用了高新技術,得到徹底改進,如採用遙控自動駕駛儀系統及綜合儀表盤、導入增壓艙、搭載新型發動機以提升動力等。
日本是個群島國家,有近3萬公里海岸線,擁有眾多的海上利益。因此,獨具特色的水上飛機深受日本海上自衛隊的青睞。早在1967年,日本海上自衛隊就自行研製了國產PS-1水上飛機,共造23架。然而,由於這型水上飛機飛行高度太低,最大航程過短,飛行速度有限,最後日本海上自衛隊不得不在20世紀90年代將其全部淘汰,換裝US-1A水上飛機。US-1A由日本新明和工業株式會社研製,共向日本海上自衛隊交付了20架。US-1A能在浪高3米、風速25米/秒的情況下順利下水,最大航程超過3000公里,但該型飛機仍不能適應日本海上自衛隊新的任務需要。日本新明和(Shin Meiwa)工業株式會社便按照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要求,對US-1A進行全面升級,於是產生了US-2。
日本海上自衛隊正把US-2變成空中巡邏和反潛的新作戰力量。已經訂購14架。日本水上飛機基地將由2個擴編為3個。新US-2基地計劃設在沖繩或八戶,這將大大加快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反應時間。
US-2是US-1A的改進型,研製階段稱作US-1AKai。改進的重點是著水和離水的操縱性能,還有機載設備。US-2採用了線控操縱系統、綜合儀表板和增壓式座艙,換裝了AE2100發動機,螺旋槳由3葉改成6葉,減輕了主翼、消波板和浮舟的重量。它的整體性能有了質的提高:飛行高度幾乎是前者的兩倍,達到6100米;飛行速度由原來的490公里/小時提高到555公里/小時;最大航程由原來的3800公里增加到4600公里;水上滑跑起飛距離卻整整縮短了38%,由735米減少到460米,而水上著陸最短距離減至220米(載重36噸)。就這方面看,US-2與其他國家的水上飛機相比有相當大的優勢。例如加拿大“投彈手”CL-415的起飛距離為814米(載重約18噸),著陸距離為665米;俄羅斯“別裡耶夫”Be-200水上飛機的起飛距離為1400米,著陸距離為800米。
日本海上自衛隊最滿意的是US-2不但能夠執行搜救任務,而且能夠執行海上巡邏和反潛等各種作戰任務。它使用玻璃駕駛艙,增加了海上搜索營救的可靠性。它提高了飛行性能,減少了駕駛員的工作量,並使原來3人機組減為現有的2人。它加裝了壓力機艙系統,成為世界上第一種裝有增壓艙的大型水上飛機。增壓艙的運用可使US-2飛到9000米以上。它採用高頻/甚高頻/超高頻和衛星通信系統、全球定位/慣性導航系統、目標搜索雷達和前視紅外夜視裝置及湯姆遜/DASA公司生產的“海上霸王”雷達,從而能夠在惡劣天氣條件下執行巡邏、救援和反潛等多種任務。
2013年3月24日,日本政府表示,有意以民間租賃的方式向印度出口海上自衛隊的“US2”救災水上飛機,並正在就具體租賃事宜進行研討。
據日本政府相關人員透露,日本國內的製造方已開始與印度政府進行出口談判。如果成為現實的話,不僅能削減因大量生產而高漲的自衛隊經費,日印還可強化兩國在安保領域的合作。
據報道,US2是由日本防衛省研發,由新明和工業(總公司·兵庫縣寶冢市)生產的。該水上飛機以能在條件惡劣的海面上降落等高性能而遙遙領先,並被日海自廣泛應用於海難救助及轉移孤島患者等行動。印度方面表示,自2012年6月首次與日海自聯合訓練起,就對US2的高性能產生了極大興趣。
日本政府方面認為, “(US2)轉用民間用途時只要卸下機身的敵軍識別器,就不能被認定為武器”(防衛省當局相關人士語),因而認定此民間租賃行為與武器出口3原則並不抵觸。
此外,印度方面也表示,水上飛機是用於救災活動及打擊海盜行為等。不過《讀賣新聞》認為,因俄羅斯與加拿大方面也有意向印度出售救災水上飛機,因此US2的出口到底能否實現還無法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