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日方違背上述聲明,製造了“購島”鬧劇、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等一系列單方面行為,對中日關係造成嚴重損害。
“一段時間以來,中日關係每次出現問題都是因為日本在歷史問題和領土爭端這兩個問題上的錯誤做法。因此,這四點原則共識的達成對中日關係的發展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高洪說。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曲星表示,這四點原則共識概括了中日關係的基礎、歷史、現實和未來,對於未來中日關係的發展是一個重要政治基礎。
曲星稱,四點原則共識之間也有內在的邏輯聯繫,“前三點都做好了,才能實現下一步對話的重啟。如果中日雙方能嚴格遵守這四點原則共識,雙邊關係就有望向好的方向發展”。
利於管控地區矛盾
中日互為重要的經貿合作夥伴,但去年,中日在投資和貿易領域卻出現了“雙降”現象,政治關係惡化給經貿關係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覷。“中日關係無論是共同利益還是結構性矛盾都在同步增加,但是中日之間的相互需求度沒有下降。中日兩國處於同一個生態環境系統中,這樣的先天環境決定了彼此很難相互切割。”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楊伯江說。
曲星表示,安倍政府在認識侵略歷史、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上的錯誤做法不僅讓日本與周邊國家關係受到很大損害,對日本的國際形象也造成很大損失。安倍參拜靖國神社後,不僅中國、韓國表示反對,俄羅斯、歐盟、新加坡等也紛紛表達了擔憂。作為日本的首要盟友,美國對安倍的參拜行為也罕見地公開表示“失望”。
分析人士認為,中日四點原則共識的達成,將有利於亞太地區矛盾的管控,符合域內外國家的利益。“當前,中國經濟對美國的重要性在增加,美國無法在中日之間斷然支持其中一方。如果中日關係能克服困難繼續前行,將減輕美國對中日之間爆發衝突的憂慮。”曲星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