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電影進入“粉絲經濟”時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04 11:02:47


網絡配圖
  中評社北京8月4日電/韓寒是幻象,郭敬明是真相;韓寒被固執地想象成批判者,反射的只是當下的無奈感與無力感,而郭敬明的作品被大批小城女孩追捧也只是對權勢和財富依傍的投影;《小時代3》劇情太渣,充斥拜金主義,像“長版MV”,《後會無期》主線太單薄,故事太複雜,像“汽車微電影”……這個夏天,兩個粉絲群體為了各自的偶像在線上線下搖旗呐喊,口水相向,精彩程度絕不輸於大銀幕上的較量。

  兩位少年成名的青年偶像,都擁有數量巨大的粉絲群體,在微博上更是數千萬人次關注的大V。萬般擁戴下,電影成為他們證明自身才華和號召力的另一領域。於是,在前兩部賺得盆滿鉢滿的前提下,《小時代3》票房目標過5億元,初試身手的《後會無期》更宣稱過8億元。而以2013年“快男”選秀和“選秀十年”為題材的《我就是我》雖然有著紀錄片的嚴肅包裝,可從一開始就是從粉絲腰包裡掏錢,片方借助粉絲的熱情開創了“眾籌”模式拍電影,20天內就從粉絲手裡籌集到500萬元的投資。這次和他們同台角逐的還有微電影升級過來的《老男孩之猛龍過江》,除了它的前身《老男孩》有8000萬忠實的觀眾,“神曲”《小蘋果》的擁躉也是相當龐大,有觀眾進影院的原因僅僅是喜歡這首歌。

  與其說這些電影比拼的是電影的質量,倒不如說它們比拼的是粉絲的能量。為了電影以外的理由走進電影院,這是中國電影今天最不可思議的地方。

  2011年暑期檔,憑借電視劇《宮》走紅並擁有大批粉絲的楊幂出演了國產驚悚片《孤島驚魂》,該片的投資不到500萬元,卻創下9000萬元票房,讓“粉絲電影”第一次顯現出驚人的市場競爭力。作為一種新的類型片,“粉絲電影”以粉絲群體為精准的目標觀眾,一般製作成本較低,但是回報較高。迄今最成功的“粉絲電影”是郭敬明的《小時代》三部曲,以超過10億元的總票房成績成為中國電影史票房最高的系列電影,甚至讓電影的生態發生了改變——電影不但可以由非專業人士拍攝,可以拍出自己的風格自己的好惡,甚至可以拍得根本不是電影。

  今年春節檔,拍攝期不到5天、總投資不過300萬元的小成本電影《爸爸去哪兒》,憑借強大的粉絲號召力與同名電視節目的收視慣性,票房一舉突破7億元。而這個暑期檔,更是一派“粉絲電影”的天下,“賣萌”、“賣腐”、“悲情牌”……雖然內容和題材各不相同,卻都各自擁有廣泛的粉絲群。中國電影工業是否就此邁入“粉絲經濟”時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