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基因決定是同志還是直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1-28 16:25:51


 
  不過多年來,美國恐同(homophobia)人士一直對哈默的研究加以譴責。而桑德爾斯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或許證明哈默的說法是對的,而且他們還擴展了哈默的學說,即不止X染色體上存在“同性戀基因”。還有一點,桑德爾斯的樣本人數也比哈默當年大大增加了。

  2014年6月5日,《華盛頓郵報》對西北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成果進行了報道,文章採訪了該所一位參與研究的邁克爾·貝利(Michael Bailey),他說,“性取向與後天選擇沒有任何關係。我們的研究表明性取向可能受基因控制,我們已經有證據可以證明,有兩組基因會影響男性的性取向。”但在那篇文章中,貝利並未把話說死,他又說,“基因的作用不完全是決定性的,肯定還有一些環境因素。”

  荷蘭神經學專家迪克·斯瓦布(Dick F. Swaab)曾撰文指出,女性在懷孕期間的行為或所處環境,對孩子天生是雙性戀或同性戀者的幾率有一定影響。

  關於性取向先天還是後天的爭論,目前遠未到終結的時候。即便是桑德爾斯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如今也面臨正反兩面影響。

  先說消極面,假設真的存在“同性戀基因”,並且該基因決定了一個人是“同志”(gay)還是“直人”(straight),那麼拋開那些持抵觸態度的保守人士不提,另外一些保守人士在接受“同性戀基因”的同時,也開始對一些“同性戀基因”研究項目進行資助,其出發點是將“同性戀基因”視為“基因缺陷”,他們試圖通過“基因藥物”或“基因治療”的方式,徹底解決性取向給他們帶來的“煩惱”。

  不過,從積極面來說,“同性戀基因”會給那些掙扎在性取向認同的人們帶來哪怕是心理上的寬慰,讓他們明白自己與異性戀一樣,沒有什麼不正常。

  (來源:《中國青年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