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9日電/天價學區房、天價魚、高校獨董“天價年薪”……近年來,頻頻出現的“天價”事件不僅成了網絡熱點,更成為百姓切膚之痛和兩會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焦點之一。
“中國網事”記者採訪發現,“天價現象”雖然在表面上呈現的是不同的問題,然而其本質與監管不利甚至缺失密不可分,更在深層次反映出群眾對各個領域深化改革和健全制度的殷切期盼。
學區房、藥……生活中的“天價”惹人煩
——“天價學區房”,買的不是房,是學位。北京的胡同平房因對口名校竟賣出每平方米46萬元的天價,不少房只是一間廚房甚至是過道,無法居住。父母們為了子女能上公辦名校一擲千金,這種現象在多地成為常態。
——“天價藥”花大錢還配不到。“格列衛”是一種對惡性胃腸道間質瘤、慢粒白血病非常有效的分子靶向藥,一盒120粒能吃一個月,但在一些醫院要價2.4萬元。去年至今,包括“格列衛”在內的多種抗腫瘤進口藥被多地納入醫保範圍,然而藥進了目錄,卻依舊難在醫院配到。
【症結剖析】全國人大代表潘成英說,無論是教育、醫療等都是保障民生的重要方面,必須讓群眾切實感受到其公益屬性。名校、進口藥確實是有限資源,可以加上一些價格杠杆來調劑供求,但當供求關係變異到扭曲的地步時,政府部門必須出手。
全國人大代表、長期在為弱勢群體利益調研的農民工代表周振波說,有些問題“天價”只是表象,其本質還是利益,從學校追求生源、醫院開藥獲利,企業壓縮成本並不違法,但如果到了漠視民生的地步,就必須狠抓狠治。
旅遊“天價門”接二連三……長假監管也放假?
——“天價大蝦”。去年年底,相繼有網友爆料稱,在山東青島和廣西南寧餐館吃飯時遭遇宰客事件,原本38元一份的“海捕大蝦”結賬時搖身一變,成了38元一只,一盤蝦要價1500餘元。
——“天價魚”。無獨有偶,今年2月在哈爾濱市鬆北區北岸漁村飯店,一名常州遊客花一萬餘元吃了頓魚。2月21日,相關專項調查組認定這是一起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的惡劣事件,做出吊銷涉事飯店營業執照,對店主罰款50萬元等處罰決定。
【症結剖析】黑龍江省省長陸昊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黑龍江代表團媒體開放日回應此前社會熱議的“天價魚”事件時表示,“天價魚”事件不是偶然的,說明一部分基層幹部和市場主體,在樹立接受監督,特別是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方面的意識還有差距。對相關問題,政府不會袖手旁觀,將加強建立和完善政府日常監管制度、企業自律制度和集中的有權威的投訴制度。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副縣長張瓊認為,要做好市場的規範,創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消費環境。特別要重視周末、節假日等時間節點的市場管理工作,提前制定預案、加強動態的檢查,把相應的工作前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