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中民和兒子在一起。 |
中評社北京8月7日電/“如果不是碰上俺母親,他或許活不到現在。”8月2日,記者在登封市菜園路見到了環衛工人蘇中民。在眾人眼中,他是個慈祥的父親。在年僅21歲的兒子蘇西匆心裡,他是這世上最親的人。每天清晨,當人們還沉浸在睡夢中時,菜園路的小巷裡,如約出現一老一少兩個身影,老人推車,小孩兒掃地。
21年前在雜草中撿到棄嬰
1993年12月初的一天,登封市迎來了鵝毛大雪。天氣異常寒冷,清晨5時,家住菜園路的王美枝(化名)像往常一樣,走到兩公里外的光明路撿破爛。突然,不遠處半米高的雜草間傳出一陣啼哭聲,聲音隨著耳邊呼嘯的寒風忽高忽低。
王美枝擱下手邊的紙箱,走近一看,發現是一個裹在繈褓中的嬰兒。家境貧寒的王美枝望著渾身凍得發紫的孩子,一咬牙一跺腳,抱著他扭頭朝家的方向奔去。
剛抱回家時,王美枝發現他經常呼吸困難。經檢查,嬰兒患有支氣管炎。“寒冬臘月,俺娘拿著幹糧,抱著孩子,去給他治病。”時年40多歲的兒子蘇中民很不理解母親的行為。“撿到的孩子還帶病,花錢治不好咋整?”鄰居也經常勸王美枝。“幹脆趕緊送人吧。”然而,一心想救孩子的王美枝毅然帶著他四處看病,終於病情得以控制,最終痊愈。
八旬老人彌留之際囑咐兒子“不離不棄”
王美枝給孩子取名蘇西匆,直到他4歲時,王美枝發現他無法像正常孩子一樣開口說話。“醫生說他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礙,俺娘哭紅了眼啊。”蘇中民說,母親再次走上了為孩子看病的路。“甚至花光了她積攢終生的養老錢。”說到此處,蘇中民眼含熱淚。
2000年,年逾八旬的王美枝因疾病纏身臥床不起。傍晚時分,預感自己將不久於人世的她,突然拉著蘇中民的手。
急促的呼吸聲中,蘇中民聽到了母親口中的4個字—不離不棄。剛一轉身,母親便含淚而去。蘇中民說,他不會忘記母親生前的叮囑。
如今,年逾六旬的蘇中民為了養家糊口,還繼續著環衛工的工作,而對此,他卻樂在其中。“日子再苦也是過,不如每天開心點。”蘇中民笑著說,“工作再辛苦,有俺兒子在旁搭把手,心裡就甜了。”
(來源:《鄭州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