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某知名購物網站上搜索“中秋禮品册”,共搜索出2376件商品,價格從130元到7999元不等,外形與相册類似,製作精美。
這些上千元的禮品册都賣些什麼?其中,一款包含月餅、黃花魚、紅棗、蜂蜜等8種常見食品在內的禮品册,標價2998元。除此之外,要在網上搜索到與月餅相關的價值千元以上的禮品册,並非難事。記者查閱了網頁下方的商品評論,發現網友購買此類禮品册的目的基本都是“送禮”。一位網友稱:“拿來送禮很合適,領導誇我買得好,多謝店主商品棒,快遞隔天就能到。”
據介紹,禮品册之所以受歡迎,很大程度上在於它的自選性。有客服稱,“禮品册製作很精美,優點是讓用戶可以自主選擇想要的商品。”客戶在收到禮品册後,可以像點餐一樣選擇心儀的商品;同時,既可以到網上兌換,又可以上微信微店或者直接電話兌換禮品。
此外,幾家客服紛紛表示,“我們有非常多的政府單位和國有企業客戶,肯定會為他們保密的。”
所有禮盒,都由商家以快遞形式發出,記者再次對快遞的保密性表示擔憂,客服人員稱,“我們可以用您的名字作為寄出人,並將快遞內容標注為‘耗材’。”
而當問及發票問題時,客服很爽快地表示可以根據顧客要求開具辦公用品、耗材、服務費等不同類別的發票,甚至可以適度開高金額,只要將訂單號與要求備注給客服即可。
專家指出:遏制“隱形送禮風”,應從自身做起,不推波助瀾
“現在管得嚴了,某種程度上取得了正面效果。送禮的少了,很多人覺得自己和所有人一樣,都拿不到‘灰色收入’,社會公平感強了。”中國社會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潘允康接受採訪時說。但是,潘允康也認為,很多商家不斷翻新花樣,手段愈發隱蔽,主要還是因為抓住了消費者“過節就要送禮”的心理,“這個時候不是賣家導向市場,而是消費者的需求在刺激和導向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