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24日電/近日,《中國國家地理》發表文章《誰偷了北京的風?》,文章直指:北方的“大風口”內蒙古五年內暴增了近32倍的風電裝機容量,這些風機可能“偷”走了北京的風。而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教授趙宗慈早在其2011年的研究文章中就稱,通過數值模擬計算,風電場效應使風速明顯衰減,之後回升,影響距離僅30到60公里。而北京在內蒙古的400公里開外,給內蒙古扣上的黑帽子也不攻自破。
文匯報報道,據介紹,《誰偷了北京的風?》一文稱,從2008年以來,中國北方的“大風口”內蒙古地區開始打造“風電三峽”,巧合的是,京津冀地區霧霾天氣的劇增。針對此問題,中國氣象局氣象專家觀測風速的長年變化發現,河北北部及周邊內蒙古區域內目前規模的風電場建設,對整個區域的地面風速變化沒有明顯影響。
中國氣候中心研究表明京津冀重污染天氣成因還有:冬季降水日數明顯減少,不僅地面風速減小,高空風速也在減小。對流層底層垂直逆溫增強,相對濕度長年變化也呈減小的趨勢,造成霧日數減少、霾日數增加。
風電發展對治霾有功無過
環保專家稱,北京秋冬霧霾頻繁主要有三大原因,首先北京城市規模巨大,人口過多,機動車尾氣等本地生產生活排污量大。其次北京位於太行山和燕山山脈腳下的華北平原北端,三面環山,地形呈簸箕狀,不利於大氣污染自然擴散。最後北京周邊一些高污染企業短時間內難以徹底轉型,輸入型污染較為嚴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