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 黃博寧)去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致中日關係跌至最低點。2014年,中日達成的四點共識和“習安會”使得兩國關係有所好轉。2015中日關係前景如何?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日本研究所所長胡繼平對中評社表示,受歷史、領土等核心問題影響,中日關係雖然在兩國領導人見面後逐漸回暖,大方面向好,但不確定因素很多,步伐不會太快,也有反復的可能。
胡繼平對中評社說,中日關係正在逐漸走出低谷。習近平與安倍在APEC上短暫會面後,兩國在安全、環保等問題上的對話逐漸恢復。2015年中日關係能否真正走出低谷,要一步走一步看,看對話是否順利。中日在歷史、領土上有核心分歧,一時難解,因此其他領域的對話對積累互信尤為重要。
中日早前達成的四點共識以文件的形式重申了中日上世紀70年代的四項政治文件,這是中日關係的基礎。同時也以“同意彼此不同主張”的方式確認了雙方的較大分歧,希望以管控的手段進行控制。這表示,中日短時間內不會在該問題上達成共識,主權重疊,交叉管控,東海上一定的軍事張力,在未來一段時間是常態。
日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第三次組閣成功,內閣成員除防衛大臣換人,其他全部留任。這意味著安倍經濟學、推動日本成為正常國家的思路不會發生變化。胡繼平說,國內多數觀點認為,安倍經濟學不可能為日本經濟復甦帶來希望。目前的現實也基本證明這一點。事實上,貨幣量化寬鬆、靈活財政政策和經濟增長的“三箭”確實讓日本經濟一度振奮後,但在今年夏天就出現了負增長,安倍提前解散國會與此也有一定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