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四川宜賓抗戰“國立戲專” 中國戲劇搖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5-15 00:41:58


四川宜賓市江安縣“國立戲劇專科學校”文物陳列室正展出對日抗戰的文獻資料。(中評社 林谷隆攝)
  中評社樂山5月15日電(記者 林谷隆)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台灣辦公室和四川省政府新聞辦聯合舉辦的2015海峽兩岸記者“重走四川抗戰大後方”聯合採訪13日走訪宜賓市江安縣“國立戲劇專科學校”的舊址,雖然在對日抗戰歲月中辦學環境不佳,但學生畢業後不管留在中國大陸或赴台灣大都成為文藝界的主流菁英,所以“國立戲劇專科學校”江安所在地被譽為是“中國戲劇的搖籃”。

  “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始稱國立戲劇學校,1935年10月18日創建於南京薛家巷,由原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宣傳部與國府教育部合辦,聘請餘上沅為校長。1937年抗日烽火中疏散長沙,1938年春轉遷重慶,1939年4月疏散遷徒於四川江安,在江安辦學六年,並於1940年6月升格為國立戲劇專科學校,直到抗戰勝利前夕的1945年6月遷回重慶北碚,1946年夏復原遷南京。

  國立戲專史料江安陳列館館長、四川江安縣戲劇家協會秘書長張毅介紹,國立劇專一直影響中國近代話劇發展,校長餘上沅又聘戲劇大師曹禺、洪深、楊村彬、焦菊隱、黃佐臨、吳祖光等為專職教師,同時還聘梁實秋、徐悲鴻、程硯秋、田漢、梅蘭芳、趙元任等為客座教師。並立下“精誠立達”為校訓,要求學生要愛戲劇、愛校、愛人、愛國,整個學校形成了良好的校風和學風,深深地影響著每一個劇專莘莘學子,畢業後不管留在中國大陸或赴台灣大都成為文藝界的主流菁英。

  張毅說,國立戲專辦學很艱辛,抗日戰爭爆發後,師生逃往長沙、重慶的路上,沿途演出多場抗日救亡的戲劇,每當船一靠地,即上街頭演出,雖然環境很惡劣,卻澆不熄師生對於文藝的熱情,也激勵了抗日軍民的士氣。

  張毅提到,1939年是抗戰最艱困的一年,馮玉祥為了鼓舞士氣沿著長江而行,到江安時看到岸邊岩石雄偉聳立,便提了“還我河山”一詞,後來江安縣政府將這詞刻在長江岸邊來激勵軍民士氣,後來也成為國立戲劇專科學校排演戲劇的場所,包括《岳飛》、《正氣歌》、《塞上風雲》等民族戲劇。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台灣辦公室和四川省政府新聞辦聯合舉辦的2015海峽兩岸記者“重走四川抗戰大後方”聯合採訪活動,由四川省委台辦副巡視員楊志學擔任活動總負責人、兩岸媒體18位記者擔任團員在10日起至17日,安排走訪四川前往成都、雅安、樂山、宜賓、自貢等地,採訪建川博物館川軍抗戰館、成都人民公園“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樂西公路、新津機場、華西壩內遷“五校”舊址、宜賓江安國立劇專及李莊古鎮抗戰文化、樂山戰時故宮、自貢鹽業博物館等。中評社記者林谷隆全程隨團採訪報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