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見世面多。
19世紀末20世紀初,外國傳教士到建德,太奶奶的父母就信了基督教,一直都有“男女平等”的觀念。太奶奶是獨女,沒有裹小腳,沒有當童養媳,從小學一直讀書到中學畢業。
北伐戰爭後,太奶奶的父母,希望太奶奶自立,學一門技術,就把太奶奶送到當時英國人辦的杭州廣濟護校學習。
3年時間裡,考進來40個同學,畢業出去只有4人,太奶奶就是其中之一。
第二條,吃得起苦。
回憶錄裡,收了一張太奶奶年輕時候的照片,是1929年,她在廣濟護校小花園裡留的影。她剪了童花頭,腳上穿著一雙黑色小皮鞋。
那時候,杭州新民路皮市巷口有家書店,女老板在賣書的同時兼賣男毛衣。為了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太奶奶就給老板娘織毛衣,每件能換2元錢。她腳上的那雙皮鞋,就是兩件毛衣換來的。
當時,太奶奶織毛衣織得兩只手腕關節腱鞘出現囊腫,嚴重的一只手還開了刀。“我第一次嘗到勤工儉學的艱辛,從這以後,我愛上織毛衣,現在仍樂此不疲。它幫我心明眼亮,雙手和年輕人一樣靈巧。”太奶奶穿針引線不用戴眼鏡,也是因為十指非常靈活。
第三條,不記恨別人。
太奶奶曾經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很多坎坷,但她一直咬牙堅持下來,也沒有記恨過任何人。
第四條,生活規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