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戰爭時期,刁光覃在九隊導演了郭沫若的名劇《孔雀膽》,由朱琳飾演女主人公阿蓋公主,以此抵制國民黨演“戡亂戲”的反動要求。此外,刁光覃、朱琳還在《麗人行》中分別飾演王仲良和梁若英,為迎接黎明而呼喚,為此劇作者田漢先生曾賦詩留念:“舉世爭和戰,全民迫死生。願將憂國淚,來演麗人行。”
北京人藝的奠基人
新中國成立後,刁光覃、朱琳先後來到了北京。1952年6月,作為專業話劇院團的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成立,刁光覃、朱琳滿懷憧憬和希望加入了劇院,從此開始了他們藝術道路上的新的歷程。刁光覃在新中國的話劇舞台上第一個成功地塑造了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的形象;他在郭沫若先生的名著《蔡文姬》中,成功地吸收借鑒了我國戲曲表演藝術的精華,出色地樹立起一位具有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氣質和風度的曹操形象;1956年全國第一屆話劇觀摩演出期間,他以在曹禺先生新作《明朗的天》中扮演的愛國知識分子、醫學專家凌士湘而榮獲表演一等獎;他在《膽劍篇》中飾演勾踐時的十三個“我聽見”的排比句至今仍是表演和舞台語言處理的精彩範例。
朱琳在曹禺名著《雷雨》中飾演的魯侍萍至今仍為廣大的話劇觀眾津津樂道;而在焦菊隱總導演排演郭沫若先生的劇作進行話劇民族化探索的《虎符》、《蔡文姬》、《武則天》這三個戲中,朱琳結合自己深刻的內心體驗,巧妙地化用了傳統戲曲中優美的程式化動作,從而神形兼備地塑造了如姬、蔡文姬、武則天的形象,攀登上了自己藝術生涯上的一座高峰。郭沫若先生因“朱琳同志演蔡文姬能傳神”,特題詞祝賀:“辨琴傳早慧,不朽是胡笳,沙漠風沙烈,催放一奇花。”
(來源:新浪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