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焦念志認為,自主創新絕不是關起門來做到的,要有國際視野和胸懷,要思考國際上在做什麼、還缺什麼,敢於把我們的研究瞄准這些缺口。他倡議:“作為有一定知識、專長的專家,我們要積極發揮專長、把握主攻方向、深化科研創新,以創新驅動贏得發展主動。”
“我們公司以前是機關實體,從零開始到現在市值已達到100個億,主要都得益於技術創新。”甘肅大禹節水集團董事長王棟說。
“企業創新應是我國今後經濟發展的主旋律。”專家們在交流中都認為,新興產業的創新要發揮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力量,創新驅動要給民間力量發展空間,創造出無數個華為、騰訊、吉利、三一重工,令全世界感受到中國的創新力量。
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勝,唯創新者強。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吹響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2014年8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時指出,“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要用好科學家、科技人員、企業家,激發他們的創新激情”。
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十八大以來,人才領域改革之廣度、力度、深度前所未有。中關村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粵港澳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上海、廣東等地的自貿區建設,無不把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創新放到突出位置,重點衝破思想觀念障礙,打通人才發展的體制關卡,最大限度地釋放了人才創新創造的激情和活力。
一幅以人才工作轉變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生動畫卷,在大江南北徐徐展開。對此,休假專家們都有切身體會,他們長年潛心科研、踏實治學,正是一輪又一輪創新高潮的直接參與者。
來自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的張新友說:“我們團隊先後培育‘豫花’‘遠雜’系列花生新品種33個,其中4項成果獲得國家科技成果獎勵,對河南乃至全國花生生產發揮了重要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山東青島隔而固振動控制有限公司總經理尹學軍介紹,他所在的公司員工200多人,卻擁有專利授權120多項,“我們在減震、降噪、抗震三大領域都處於國內領先水平。”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貽芳說,他所在的研究所是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誕生地,近年來科研成果頻出,先在大亞灣實驗發現了新的中微子振蕩,後又發現了Zc(3900)粒子,都被認為是世界物理學界的重大發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