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25日電/來中國多地頻發霧霾,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城市也曾出現過災害性霧霾,治霾經驗豐富。對於中國“霾疾”,它們的分析和建議有一定借鑒價值。
“望聞問切”,看病首先要“看”得清楚。美國新一代極地軌道衛星上的“可見光紅外成像輻射儀”,可謂洞悉大氣狀況的“天眼”。美國航天局日前發布了這台儀器11月30日拍攝的一張圖像,清晰顯示出中國上空的大氣狀況。
當日北京地區正遭遇嚴重霧霾,PM2.5濃度最高達到每立方米666微克。衛星圖像顯示,籠罩在中國上空的霧霾從北京地區向西南方向延伸數百公里,在關中平原等一些低窪地帶尤其嚴重。
美國航天局指出,霧霾的成分主要是硫酸鹽氣溶膠,燃煤是罪魁禍首。
不過,氣象條件也起到了“幫凶”作用。霧霾通常在冬天多發,從氣象角度來說,是因為“逆溫層”在這個季節更常出現。一般情況下,低層大氣中的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但有時會出現相反的情況,即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出現這種現象的大氣層稱為逆溫層。
逆溫層就像一個蓋子,將下層的冷空氣死死蓋住,地表附近的污染物也就很難擴散,在盆地和山谷中尤為明顯。
冬季逆溫層的“幫凶”作用,也曾讓倫敦深受其害。1952年12月,這座曾經的“霧都”爆發災害性“煙霧事件”,籠罩多日的逆溫層就是那“最後一根稻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