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規二:“黃牛”與家長之間會簽訂幾個學校待選
“30萬能辦一個重點小學,你們靠什麼關係?”面對提問,“黃牛”都會表示自己與教育主管部門或學校校長有關係。往學校遞材料,確認可擇校後交數萬元報名費。學生面試通過,接到學校開學通知後,數萬元擇校費交給學校。正式入學後,家長向“黃牛”交齊餘款。
一般來講,“黃牛”與家長之間會簽訂幾個學校,一個不成還有下一個。聲稱已有三年經驗的擇校“黃牛”“王子”(網名)告訴記者,他收了錢,托關係再聯繫學校校長,“當然也有校長不接這錢的,這種學校就辦不了,我們也會直接告訴家長。在我這兒辦的,一定要有保底學校,我們協議裡要簽四個學校做選擇,這樣比較保險。”
“王子”說,他每年都能辦成幾個重點小學名額,只是近兩年部分學校不好辦了,“像黃城根小學,現在再多錢我也辦不進去。”
行規三:跨區擇校失敗 孩子也不會無學可上
家長還有一個擔心就是擇校失敗後孩子沒學可上。對此,多個“黃牛”表示,每個孩子在幼升小之前都要到所在區縣進行信息采集,信息采集實際上是可以撤銷的。一位“黃牛”表示,他曾有過辦擇校失敗的經歷,最終家長撤銷了跨區的采集信息,回原籍重新登記信息。
根據這個“黃牛”的經驗介紹,辦理跨區擇校時,家長不要著急參加自己原籍的信息采集,“先跨區采集信息,若擇校失敗,可以撤銷采集的信息後,回原區采集。只要在原片區截止的最後一天采集,都來得及。”北青報記者向各區縣核實,現今的信息系統管理確實提高了跨區擇校的風險,但是擇校失敗後,學生信息還是可以回到原區縣教委進行信息“補錄”,只不過“補錄”是在學校的正常錄取之後進行,所以錄取進程會受到影響,最終所錄取的學校有可能不如正常錄取時的學校令人滿意。也就是說,跨區擇校失敗後,孩子不會面臨無學可上的風險,而是有沒有好學校可上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