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24日電(記者 孫儀威編譯報道)朝鮮網絡襲擊索尼公司事件仍在繼續發酵。而由一個國家主導,向另一個國家發動網絡進攻是否應被定義為戰爭行為,目前仍在討論之中。對此,《韓國時報》發表易煥宇(Yi Whan-woo,音譯)署名文章指出,網絡襲擊是否屬於戰爭行為目前未能定論,但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黑客們完全可以通過網絡襲擊來造成大規模的人員傷亡,所以建立預防措施可謂至關重要。文章編譯如下:
朝鮮被指對索尼公司發動網絡襲擊,此舉引發了人們的討論,即由國家贊助的網絡恐怖是否應被定義為網絡上的戰爭行為?
目前美國仍未將之定義為戰爭,但其面臨著國內外的強大壓力去表明朝鮮的網絡襲擊是一種“好戰的行為”。
一些專家預測,將網路襲擊稱為一種新的戰爭形式不過只是時間問題罷了,而應對一場無異於是侵略行為的網路攻擊,也相當於是將其定義為戰爭。
而對於美國總統奧巴馬而言,這樣的網絡襲擊還不能被視作是戰爭行為,儘管他接受了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結論,即這次襲擊是由朝鮮主導的。
在上週日(21日)接受CNN的採訪時,奧巴馬表示“我覺得這次網絡蓄意破壞行為的代價非常高昂,費用也十分不菲。”他指出FBI在上週五(19日)指控朝鮮是此次針對索尼的網絡襲擊之背後推手。之前平壤也曾譴責索尼出品的諷刺朝鮮的電影《刺殺金正恩(The Inter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