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27日電/12月22日,中國國務院公布了《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並明確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這項在中國社會發酵了20多個月、比預定出台時間延後了6個月的公共政策,終於靴子落地,輿論沉浸於熱議與想象之中。
法國《歐洲時報》12月26日載文《中國不動產登記為深改打基礎》,文章說,不動產登記,旨在建立一個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台,形成一個完備的大數據庫,記錄不動產的確權數據和登記變動信息。比如,一塊地或一套房的主人是誰,何時進行過交易或贈送給了哪個親屬,現在是抵押還是租賃狀態……這些信息都將有資可查。
那麼,不動產數據庫建成後,對民眾的生活影響幾何呢?對誰有利,對誰不利呢?
個人層面上,當然是有利於保護個人合法的私有財產,規避不動產交易風險,實現不動產的市場價值。現代商業社會,老百姓名下多多少少有點不動產,不動產可以抵押給銀行獲得貸款,也可以出租、轉讓之後變現,但由於市場機制不夠完善,出現糾紛在所難免,有礙交易的活躍度。不動產進行登記後,相關信息一目了然,諸如買到複雜產權或被查封的房子這類倒黴事就不容易發生了。
國家層面上,建成了這個信息數據庫,相當於邁入了不動產“大數據時代”,而信息化、透明化正是科學決策的基礎,是未來新的國家政策的“起點”。不動產名目繁多,涉及農地、林地、房產、海域等等,以前分屬不同部門管理,現在對全國的土地狀況進行摸底、整合、梳理,方便各個部門信息共享、提高辦事效率。在此摸底基礎上,對樓市調控、城鎮化進程的判斷才能更精准,農地確權流轉、房產稅等更大手筆的改革才能在合適的節點穩步推進。
歷史學家黃仁宇曾經提出一個概念,認為中國歷史上具有缺少“數目字管理”的傳統,統治者治國吃了“數據匱乏”的虧,老百姓自然也不受益。這個“數目字管理”有很多種解釋,有一種觀點認為是指整個社會資源都可以如實計算,整合進一個簿記系統(其核心是正規的產權制度),可以自由流動和交換。可見,中國的不動產登記,做的正是這樣一件事,對中國治理轉型、社會轉型都有著深遠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