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目睹了六連連長郭彥峰率領一支騎兵隊伍在落日的餘輝裡縱橫馳騁大漠邊地的英姿。戰刀揮舞,馬蹄飛奔,滿地卷起的風塵如波奔浪湧,遠遠望去,兵在馬上的一尊尊剪影騰雲駕霧一般飛向天際,那磅礴的氣勢,如夢如幻的畫面,超級震撼。歌唱家蔣大為譜寫的那首《駿馬奔馳保邊疆》,描繪的就是我在東蘇旗草原看到的情景。
內蒙邊防最困難的一個是行路,一個是吃水。現在等級公路大部分還沒通到連隊,最近處離得有二三十公里,最遠處離得有百八十公里。自治區的交通廳長下來視察了一圈,說要是修的話,所需資金拿100元的人民幣一張挨著一張往上鋪才夠。巡邏路上能走車,那就更不容易了,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問題能夠得到很好的解決。
相對於行路,吃水的事還好辦一些。
我來時,內蒙古軍區給水團在二連西北2.5公里的地方打出一眼60多米的深水井,水質很好,接通水管就可以把自來水直接引到連隊的水窖裡,夏季一個月抽一次就夠用,冬季需要50多天抽一次。
過去邊防連隊吃水大都是用汽車從幾十公里上百公里以外的地方拉。那年,北京軍區一位副司令員下來檢查工作時發火了:“幾十年前是拉水,現在還是拉水,打口井安個水管就能解決了的問題為什麼解決不了?”後來,上面確定了一個方案,就是給每一個邊防連隊打一口深水井;後來,勘探人員來了,給水團來了;再後來的後來,一些連隊吃水難的問題得到解決。其實,在草原打井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很多時候打好幾眼井都不一定能出水。
邢寬說:“有了這眼井,我們省事多了,戰士們洗澡、洗衣服都不愁了。”
七連連長李斌也高興地告訴我,本月月底,在巴盟給一團打井的官兵就能過來給他們打井了。
邊疆的泉水清又純,邊疆的歌兒暖人心。
十幾二十年守著邊防,回去能有個自己的窩;為國家盡義務、貢獻青春年華,身邊能有個知冷知熱的人。這是邊防軍人共有的想法,也是我在連隊問得最多的問題。房子和妻子牽動軍心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