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現船舶遺物的工地。 |
據了解,一般的明瓦用貝殼打磨而成,南京並不臨海,海貨資源也不充沛,工匠們就用羊角熬制,粘液凝固後質地近似貝殼,以此作為替代。
明朝時,明瓦廊就開滿了製作羊角明瓦的作坊。在古代樓船中,使用明瓦作為窗戶可以防水,當然,豪華的裝飾也展現了當時中國造船工業的先進。
別小看火銃 那是明軍的“AK47”
明朝的永樂皇帝朱棣創建了神機營,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支拿槍的部隊。有明一代,因為不斷研發裝備先進的火銃和大炮,在對瓦剌、韃靼、倭寇、女真的作戰中,明軍常常能夠以少勝多。
南京下關國際航運中心工地上出土的這批火銃,長20到40厘米,重3到5斤,銅質單眼,由於長時間掩埋在地下,火銃原先連接的木把手已經腐爛,只剩下前端金屬的發射部。
使用火銃時,士兵需要在槍口裝藥填彈。為了提高射速,鎮守雲南、後來葬在南京的沐英還發明了“三排射擊”,前排士兵射擊,裝彈之時,後排士兵舉銃射擊,持續輸出火力。這一戰術的使用,比歐洲國家提前了200年。
除了火銃,王世清還收集了不少火炮,口徑最大的超過20厘米。在船舶上裝備火器,明朝的水上部隊已經提前進入“大炮巨艦”的時代。
這些罐子 竟是原始版燃燒瓶
南京下關國際航運中心工地上出土的古物中,有大量陶瓷碎片,還有不少瓶罐底部殘件留著字款,諸如“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等。
還有一件陶瓶,周身有很多凹槽。中國鄭和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造船工程協會高級研究員趙志剛告訴揚子晚報記者,這應該是水手掛在身上的水壺。一旦發生海戰,水手就在陶壺裡裝上火藥,扯一塊布作為引信,點燃後擲向敵船,陶罐破碎,點著的火藥向四周濺射。由於當時的船舶均為木制,一旦火勢蔓延就是毀滅性的災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