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新華網) |
中評社北京6月26日電/英國脫歐公投的結果雖然落槌但遠沒有定音,英國首相卡梅倫宣布辭職只是連鎖反應的開始。公投帶給英國的不是達成一致的共識,而是各種層面的裂痕——國內民意的深度撕裂,整個國家可能出現的分裂,英國與歐盟“情意”的破裂,金融市場信心曲線潛在的斷裂。
公投結果公布後,英國“留歐”民意極為不滿,當天即發起請願,希望啟動二次公投。截至25日,請願簽名人數已超過250萬人,大幅超過議會開啟討論所需的10萬個簽名門檻。蘇格蘭政府首席大臣斯特金也宣布“非常有可能”舉行第二次獨立公投,並表示將尋求與布魯塞爾直接討論,“以保護蘇格蘭在歐盟的地位”。北愛爾蘭也有聲音呼籲通過公投決定是否脫離英國而與愛爾蘭統一。如果把現實比作二戰後英國政壇最精彩的一齣戲劇,那麼脫歐公投僅是劇目開啟前的序曲。
內部分裂僅是公投後果的“內憂”,“外患”也正接踵而來。面對英國脫歐公投結果,曾對英國一再“挽留”的歐盟方面隨即表示,已經準備好與英國盡快開始“脫歐”談判,期望英國政府盡快落實民眾作出的決定。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表示,英國脫離歐盟“不是一次友好的分手”,但“反正也不是一場親密的戀愛”。
政治風險最終會讓經濟埋單,除去英國自身經濟將因退出單一市場而遭受損失,國際金融市場也被巨大的不確定性所籠罩。公布“脫歐”結果當天,英鎊大跌至1985年以來新低,全球股市、國際油價紛紛遭遇重挫,國際評級機構下調英國主權評級展望……脫歐公投會否如同2008年雷曼危機一般引發全球系統金融風險,仍有待觀察。
現在看來,以“公投”這種用簡單多數的表決形式來決定英國未來,似乎過於草率。英國公投結果顯示,“脫歐”一方支持率為51.89%,“留歐”一方支持率為48.11%,雙方人數差距僅120萬;共有4600萬人有資格投票,真正參與投票人數為3300萬,其中贊成“脫歐”的1741萬,僅占有資格投票人數的37.8%。
一人一票的公投聽上去似乎“政治正確”,讓民眾決定自己的未來,可是面對如此重大的國家決定,特別是在雙方支持率一直比較接近的情況下,公投結果是否真正能代表全體民意,這一點已一目了然。況且,在公投過後的媒體報道中,不斷出現有投“脫歐”票的民眾表示,其實並不理解歐盟對於英國的意義,也沒有真正明白投票對於英國未來的影響,只是從自身感受出發作出選擇。而正是那些非理性的集體行為,日後可能將英國導入迷航。
說到底,公投在某種程度上是將個人利益置於國家利益之上。而此前為了贏得選票,卡梅倫明知存在風險仍然推出公投,又是將黨派利益置於國家利益之上。針對公投後出現的種種問題,英國《衛報》一針見血地指出:“現在想必大家都同意,公投不利於英國。”
(來源: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