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區車庫樓頂上的菜園 |
中評社北京7月31日電/26日上午,周三,是“雅馨農耕隊”每周一次的“分菜日”。辣椒、紅苕尖兒、空心菜,肖家河街道興蓉社區興蓉南一巷7號院裡,各種整理好的蔬菜擺了一地,“李婆婆,你想要點啥子菜。”院委會主任樊俊英給86歲的李婆婆遞過一把蔬菜,雖然李婆婆不是農耕隊成員,但這是每季度給院裡80歲以上老人的一份福利。“哎呀,我們都想來參與,看你們種菜好鬧熱哦!”
鋼筋水泥的城市,越來越難得尋一方綠地滿足人們的農耕之樂。2014年起,興蓉一巷7號院從綠化花壇到“車庫頂上的菜園子”,組建了“雅馨農耕隊”,以“集體所有”的方式,共同勞動、共同付出,共同收獲、共同分享,不僅每周都能分享到親手種植的綠色蔬菜,院落裡不相識的鄰居,也變成了相互幫助、相互關心的和諧鄰里。
23戶人集體種菜
種什麼、怎麼種都是統一安排
興蓉南一巷7號院的第一個“菜園子”始於2014年,是院子背後的一排花壇,1.5米寬,不到10米長,地方有限,能種植的蔬菜也有限,滿足不了13戶成員的“口腹之欲”。可是環顧四周,盡是鋼筋水泥墻、瀝青石板地,又要從哪裡才能找得到一片足夠大的土地來種菜,既滿足耕種之樂,又能讓大家都吃到健康環保的新鮮蔬菜?“以前就只有綠化,種菜美化環境還能吃,一舉兩得。”“雅馨農耕隊”的副隊長兼出納吳永輝告訴記者。
2015年,院落環境重新打造,農耕隊看中了院子內側一排車庫頂上的空間,四個停車位,大約50平方米,開墾前,這裡是荒草、垃圾,長滿了“草鞋蟲”。在街道辦事處、社區的支持下,院落爭取到高新區公益創投《綠色家園》項目資金,“光是防水,就做了三四次。”吳永輝說,買泥土、紅磚壘成分界線,去年春節過後,車庫頂上的菜園子就正式播種了。
“雅馨農耕隊”的種植方式跟一般的菜園不一樣,不搞“劃分田”“責任制”,而是“集體所有”,23戶自願報名的隊員們都要參加勞動,而種什麼、怎麼種,農耕隊裡有“總指揮”。
農耕隊的隊長,是吳永輝的老伴兒梅全太,在老家務農的種植經驗,侍弄小小的菜園,綽綽有餘。老兩口一個負責管理,一個負責技術支持。核心成員還有院委會主任樊俊英、會計李玉蓮和負責運輸聯絡的王樹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