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至此成了一個死結:政府部門認為程序已經走完,鄭青則認為事情沒有解決,但上訪的路已經走到盡頭。
2014年秋,鄭青認識了家住洛陽市澗西區的張小平。張曾是幼師,家裡辦幼兒園。2013年,洛陽市修西環路時,她家被強拆。張小平提起了一系列訴訟,要求區政府信息公開,有的官司一直打到最高人民法院。
“剛見到鄭青時,感覺她挺迷茫的。”張小平說,信訪是背靠背,打官司是面對面——如果信訪回復答非所問,信訪人也沒有辦法。提起行政訴訟,起碼可以把行政機關負責人拉到法庭上公平對話,讓他正面回答法官和原告的提問。“我告訴鄭青可以提起行政訴訟,她還挺驚奇的,問了我好多具體問題。”
那時的鄭青一個律師都不認識,只能靠百度加自學惡補相關知識。
2014年9月8日,鄭青向吉利區住建局申請公開補發自己績效工資等事項的信息。此後,因對住建局答覆不滿,鄭青向吉利區政府提起行政複議。區政府答覆維持城建局的答覆意見。鄭青不服,向吉利區人民法院起訴吉利區住建局和區政府。
這是吉利區法院2014年受理的第一起行政訴訟,也是鄭青學法、用法的起點。
鄭青說,不會寫起訴書,就在網上找了一份,照葫蘆畫瓢。
事實上,鄭青同時提起了四起行政訴訟,另外三個是:要求吉利區住建局公開1998年黨委會決議和“三公經費”,起訴審計局行政不作為。
四起訴訟的命運基本相同:吉利區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洛陽中院指令立案受理,吉利區法院報請指定管轄,洛陽中院指定新安縣人民法院管轄,新安縣法院再報請指定管轄。
折騰了4年,鄭青只有一次機會站在法庭上,全程大約5分鐘。
那天在新安縣法院開庭,為了給自己壯膽,鄭青叫上了一些同學。開庭前,她特意請教一位律師怎麼發言,律師告訴她,實在不知道怎麼說,就說一句話:“一切按法律規定辦!”
鄭青記得,人生第一次上庭,自己的聲音都是顫抖的,“給自己打多少分?完全是一個法盲,你說能打多少分!”
官司沒有結果,鄭青受到的觸動卻很大。她在一篇文章裡寫道:當上訪無門,試圖走司法途徑時,才發現自己的無助,法律一竅不通,請律師無人願意接行政案。開個聽證會嚇得連話都不敢回答,怕掉坑裡,寫個上訴狀都不會,我真被逼急了,我自個過司考,我自個當律師去!
鄭青說,重壓之下,有人崩潰,有人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