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醫改啟動以來,在全國各地諸多醫改的探索當中,“三明模式”尤為受到關注,且獲得了許多“點贊”。
2016年3月,國務院批轉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2016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出“在部分綜合醫改試點省份推廣福建省三明市醫改做法和經驗”,正式從國家層面對三明醫改給予了肯定。
這與三明模式取得的顯著成效有關。以降低藥品耗材價格為例,海通證券數據顯示,自2012年三明醫改啟動以來,藥品耗材占比大幅下降。三明市22家公立醫院藥品和耗材占比,從2011年的60.08%降至2015年的35.22%。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鵬認為,從1997年算起,藥改已經20多年,能在整個地級市將藥占比由50%左右降到27%的,唯有三明一例。藥改之難,可見一斑。而三明取得如此成就,如何稱讚都不為過。
這樣的成就讓人關注的同時,也更好奇背後的改革邏輯。公開資料顯示,三明醫改起因是城鎮職工醫保基金面臨入不敷出的崩盤風險。2010年,三明市城鎮職工醫保基金虧損1.4億多元,到2011年,實際虧損量達到2億多元。
在此情況下,2012年,三明啟動醫改,在國內率先實現“三保合一”,並成立了醫保管理中心,啟動三醫(醫藥、醫療、醫保)聯動改革。三明醫改重點關注降低藥品價格和控制醫保次均費用,使醫藥總支出得以下降,最終實現醫保基金扭虧為盈,藥品招標採購趨於合理,過度醫療受到遏制。
數據顯示,2012年,三明職工統籌醫保基金結餘2200餘萬元,到了2015年,三明職工醫保基金結餘1億多元。
與三明曾經所面臨的情況類似,目前我國一些地方也需警惕醫保基金收不抵支風險。放眼全國來看,我國衛生總費用已超過4萬億元,而且還在不斷增長,醫保支付壓力巨大。
這也給國家醫保局提出問題,如何減少醫保資金浪費,提高醫保使用與管理效率?三明醫改取得的成效明顯,這或許是胡靜林前往當地進行調研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儘管國家醫保局是從國家層面實現“三保合一”,這與三明模式存在很大差別,但在一些專家看來,也吸收借鑒了三明醫保體制改革探索的一些經驗,具有很多相似之處。三明能夠為前進中的國家醫保局提供一些改革思路,這或許是胡靜林第一站前往三明的又一原因。
結合地方實際推廣三明經驗
據三明日報報道,16日上午胡靜林在當地出席座談會時表示,要切實發揮全民醫保在醫改中的先鋒作用。
胡靜林指出,福建和三明堅持問題導向,大膽創新、突出重點,採取整合城鄉醫保制度、改革藥品招采機制、改進醫保支付方式等措施,充分發揮了醫保基金“戰略購買者”的作用,有力促進了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為各地推進醫保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