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29日電/“希望有人能看得上這刺綉,出售後可作為女兒大學的學費。”家住內江市市中區牌樓街道辦環城路社區的錢麗已單身多年,靠打零工維持自己和女兒的生活。在得知十字綉的市場價值後,錢麗決定綉一幅十字綉,為女兒籌集將來的學費。如今,錢麗耗時3年6個月,終於將《清明上河圖》綉成了長4.6米、寬0.75米的十字綉作。
《華西都市報》報道,500多個人物、200多座建築,動物、風景、房屋、船只、橋梁……昨日上午9點,記者在錢麗的家中看到了這幅十字綉版的《清明上河圖》。綉作已經過裝裱,人物密密麻麻,栩栩如生。
錢麗說,自己從2010年3月開始,每天下班吃完飯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綉這幅《清明上河圖》。“剛買來的十字綉底子沒有原圖,完全一片空白,只能按照100多頁的指導書來完成作品。要一格一格地數,格子很小,數錯的話又得重來。”
數格子還算小事,錢麗最難的是遇上綉線的顔色不好識別,《清明上河圖》中有不少樹木,樹葉的顔色差別不明顯,“有時綉一棵樹,可能要用到四五種綠色,而整幅畫要用80多種顔色的綉線”。
看指導書,數格子,對顔色……一閑下來,錢麗就開始她的“綉娘”工作。今年9月,整整三年半後她終於完成了這幅名畫。
挑燈熬夜一家三代相互安慰
“每天要綉到凌晨一二點,我看見也很難受。”半夜起床時,母親曾美華經常看見錢麗一邊哭,一邊做十字綉。
家裡燈光暗淡,長時間的熬夜讓錢麗的眼睛出現疼痛感。“我們就給她滴眼藥水。”曾美華說,有一次給女兒滴藥時女兒哭了,孫女看見後便來給她擦眼淚,“媽媽、奶奶,我們一定會熬過去的。”曾美華一直記得一家三代相互安慰的話。
據了解,錢麗9年前失業,不久後和丈夫離婚。平時靠打零工來維持母親、自己和女兒的生計。女兒現在內江某中學讀初二,即將升入高中。
“最初做十字綉,是將其送給親戚朋友,在得知其市場價值後,開始計劃綉一幅大作品來換些生活用品。”錢麗選擇了《清明上河圖》。
綉完這幅畫後的錢麗輕鬆不少,她目前最大的願望是為它尋一個買家,為女兒籌集將來的學費。(文中人物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