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3日電/磐安中學的校園裡,許多人都看到過這樣一幕:一位中年女子弓著身子,雙手叉背,行走在教工宿舍與教學樓之間的小坡上,一步一步,穩穩往前走,她背上,趴著一位個子有些小的男孩,雙腳不自然地垂著。
男孩叫李一行,18歲,是磐安中學高二(12)班的學生。中年女子是李一行的媽媽,47歲的韋慧娟。
這18年來,她背著下肢癱瘓的兒子,幼兒園、小學、初中,又背進了磐安最好的高中,並夢想著有朝一日把兒子背進大學校園。
孩子8歲時
她知道兒子再也不能行走了
李一行出生在1997年,初為人母的韋慧娟為這個孩子取了個名字叫“一行”(韋慧娟自己念hang)。
它是從一句“一行到此水西流”的碑文裡截取的,在離磐安不遠的浙江天台國清寺,外面的豐幹橋頭立著一塊石碑,上面就寫著這麼一句話。
傳說是唐朝一位法號“一行”的天文學家,不遠萬里來到此處求教,經過幾年,最終完成天文學巨著《大衍歷》,上蒼被他的精神感動,所以本來向東流的水,他一到那裡水就倒流向西了。
韋慧娟覺得這句話代表的是一種堅持,於是,在給兒子上戶口時,毫不猶豫地填下了這個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