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21日電/他20多年致力研究信用科學研究,被稱為“信用經濟學教父”。
他1996年移民澳洲,現為澳大利亞儲備銀行OMO市場主任精算師,但稱自己永遠是“江漢平原上的放牛娃”。
中國僑網報道,郭生祥,1968年出生於湖北洪湖峰口,現為澳大利亞籍華人。他用20多年的時間構架了龐大而複雜的信用經濟科學體系,旅居海外卻密切關注中國內地的變化,不斷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關心照料著上百個中國留學生的學業生活。
2014年,郭生祥提出最新研究“大地現代函數”,嘗試用函數思維破析中國內地的城鄉發展難題。
近日,中新網記者專訪了郭生祥。他講述了自己和數學的不解之緣,剖析了大數據時代的新機遇,也抒發了“根在中國”的思鄉情。
“類似抓鬮抓到了經濟學”
作為當今世界著名的精算師,郭生祥小時候卻並非“數學天才”,甚至得不到數學老師的喜愛。
“有時考100分,有時卻只能考‘零蛋’”,郭生祥津津樂道幼年的求學經歷。1988年郭生祥從武漢大學管理學院畢業後,在重慶大學邊教書邊攻讀在職研究生。選擇經濟學被郭生祥稱為“偶然”,愛上數學則是工作後的事情。
“80年代,我類似抓鬮抓到了經濟學,腦子裡不存在哪個專業好;等到工作後,才覺得許多知識是生產、生活中必須的,結合實際後,才顯得那麼新鮮、刺激,於是再學習的勁頭就抑制不住了。”
1990年郭生祥前往美國岡查加大學,攻讀金融博士學位。“我突然發現大多數美國人數學很不好,自己一下就成了矮個子裡的高個子。”郭生祥笑著說。
自此,郭生祥開始了20多年的“信用經濟學”研究。“留學後不久,很快不滿足於保險領域的精算研究,於是想把精算用到信用、貨幣上”,郭生祥說,自己對信用的研究,既從信仰的角度、也從交易的角度出發,前者與根本的誠信有關。
幾十年來,他的研究範疇不斷擴展,將研究推廣到腦神經研究、行為學研究及數學中的概率、排列與組合研究等,他先後成為貨幣精算、信仰比較學、信用精算、金融中心學、發展悖論、信用物質、信用數學等諸多領域的開創者,並著有《信用經濟學》、《定價全球化》等10多部理論專著,被業界稱為“信用經濟學教父”。
“我有上百個幹兒女”
“我是江漢平原上的放牛娃”,郭生祥總是這樣介紹自己。
1996年移民澳大利亞後,10多年來郭生祥一直關注著祖國的發展變化,他多次給海南、湖北、西藏等地捐贈善款。從上世紀末1999年起,郭生祥先後給中國人民銀行系統、全國金融系統、北京市政府、福建省政府等單位講學,不斷為中國社會發展建言獻策。
1997年,他構建分析亞洲金融風暴追蹤模式,成功為澳、美有關方面形成百億美元對衝基金;2006年,他對中國構建人民幣海外金融中心提出全球布點、全球互動的建議。
2011年他建言中國財稅改革,建議中央政府可對重點項目實現“中心化財稅管理制度”,即點對點財務管理。
2013年他建議國有資本經營變直接經營為間接經營,但強調決策參與和監管,建議最後成立專門的中國國有股權、債權流動性管理資金池,匯集成中國國有資本間接經營基金……
郭生祥曾獲過無數獎項,“大多數已經不記得了”,但全國僑聯2012年頒發給他的“建言獻策”特等獎證書卻一直被他珍藏,“祖國給予的榮譽證明著我的根在那裡!”
近20年的海外求學、工作、生活並非一帆風順,人在異鄉遭遇的坎坷、遇到的困難甚至歧視,激發了郭生祥的智慧和勇氣,也讓他一直對澳洲的中國留學生照顧有加。
“我有上百個幹兒女,他們都是在澳洲讀書的中國小孩。”談到在澳洲的這些中國孩子,郭生祥臉上洋溢著幸福。
每到周末,尤其是春節、中秋等中國節假日,郭生祥澳洲的家中總是人聲鼎沸,聚滿了中國留學生。圍坐在古色古香的中式茶桌前,學生們開心地和郭生祥談論澳洲生活,也為他敘說內地發展的新動態。
郭生祥稱自己願意跟留學生分享經歷,希望他們少走一些彎路,,“從年輕人身上,我也知道了更多國內的新鮮事,很有意思!”
郭生祥說,身在異鄉的中國學生面臨文化隔閡和語言障礙等很多困難,但是身跨兩種文化,也為他們提供了更多觀察思考的機會;他們的經驗和眼光,往往具有超越性,應該被開發和重視,“我一定盡自己最大的可能照顧他們,有好的機會也會優先分享給中國學生,他們是中國的未來和希望。”
“社科與數學結合才剛開始”
數學和社科,兩個看似矛盾的課題,卻被郭生祥“融為一體”。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讓概率分析越來越多地應用於社科領域,也為郭生祥提供了更多思路,“社科研究,與數學、信息化結合現在才是開始,”郭生祥說。
“數學化意味著軟件化、信息化,今天更意味著大數據和雲計算”,提到大數據時代,郭生祥很興奮。“在大數據化和雲計算沒有誕生前,像經濟學的破窗理論、羊群效應、從眾心理等,人們只能根據經驗和現象,推導出結論,得不到有效應用;但如今,通過數學化、大數據可有完整地概率統計,更科學地印證這些結論的正確性。”郭生祥說。
用數學語言解析社科話題成為郭生祥研究的新方向。他認為,不少社科研究,推理分析若不經過數學模型的處理,很難得出精准結論,“如能經信息化處理,很多社科研究將具備更高的工業價值”。
近年來,城鄉均衡發展成為社會熱點。2014年,郭生祥提出“大地現代函數”,嘗試用函數思維破析城鄉發展難題。
郭生祥認為,“城市農村的融合發展及優化組合”是社會發展的共同目標。他用數學等式對“城中有村、村中有城”進行了具體闡釋,謂之“大地現代化函數”:大地現代化=城市現代化+農村現代化+生態及環境的現代化。
郭生祥說,大地函數是在反覆博弈中,不斷促進生產力的進步,但淨生產力進步,需扣除發展對資源產生的負面效應,“城市、農村、生態現代化三個變量缺一不可。”
在該研究中,郭生祥還提出中國目前資源的流向等式,即城市生產力-農村生產力=農村淨流出生產力。郭生祥說,在此基礎上,假設存在一個維持城鄉基本均衡的市場資源及生態環境,那麼隨著生產力的進步將導致失衡,若要維持平衡,則需確立占補平衡綜合等式。
郭生祥深入分析了隨著人口及消費結構變化、生產生活條件提高等改變,等式會發生的動態均衡,用定量研究方法分析了“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階梯式的消耗模型,更適合總量和變量的監控調整,能促進局部和整體效率的提高。”
大地函數高度概括了當前工業化、城鎮化命題,從要素、投入與產出的角度,對大地資源給予了較為全面、準確的統計,對城鄉資源給予了較為清晰的界定等。
“對大地資源的決策管理,應該建立在數學化、軟件化、大數據化、雲計算化等基礎上,希望研究可有助於中國更合理的利用大地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