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討文物國際已有先例
童增介紹,追討被搶文物早已有成功的例子。據介紹,公元1592年後,日本入侵朝鮮失敗,朝鮮建立“北關大捷碑”。日俄戰爭爆發後,日軍將此碑掠奪到日本,幾乎與唐鴻臚井碑同時期被掠走。
從1970年開始,韓國民眾就積極努力地要求日本歸還“北關大捷碑”。經過長達近35年的努力,2005年5月,韓國政府正式要求日本歸還此碑,同年日本正式將此碑歸還韓國。
“被掠走的歷史文物,曾經屬於中國,現在卻存放在日本,給中日關係帶來嚴重的傷害,於情於理於法都不適宜,理應物歸原主、完璧歸趙。”王錦思說,我國的唐鴻臚井碑比韓國分量更重,體積更大,時間更早,意義也更巨大。
他表示,如果通過民間努力不能促成文物回歸,聯合會還將參照韓國討要“北關大捷碑”等國際先例,請求政府出面,“唐鴻臚井刻石到今年整整是1300年的歷史,我們希望它能早日回來。”
追問
“已做好長期追討準備”
1.此次追討預期如何?
希望很大但僅是開頭
童增認為,如果中國不要求,日本可能就會遺忘了,認為文物真是自己的了,但是如果不斷地要求歸還,至少也能讓日皇明仁先生知道,他的皇宮裡有搶來的中國文物。某一天,為了促進中日友好關係,為了兩國不再發生戰爭,他可能就會有種姿態,把文物主動歸還中國,這都是有可能的。文物這筆賬是遲早會算的,我們只是開了個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