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留學熱正在從中高收入家庭向中低收入家庭蔓延。2009年以前,來自中低收入家庭的留學生僅有2%,而到了2010年年底,這一比例飆升至34%。留學成本對於寒門家庭而言,已經變成了一個永遠補不上的窟窿,“留學致貧”現象已經出現。
根據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數據顯示,2012年歸國的海歸中,進入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僅有17.5%。超過七成的海歸,最終在私企就業,其中相當數量的海歸栖身於小公司。而在全體海歸中,對工作滿意者不足兩成。
含金量不高的文憑
“出去這幾年,國內的同學大多成了單位的青年骨幹,有的甚至都頂上了‘頭銜’。”從歐洲歸國的王天宇告訴記者,他現在還沒有找到工作。
王天宇發現,國內同學朋友的話題大多是職場和當下的國內新聞,“比如誰的五險一金扣得多,誰要升職什麼的,我根本插不上話。”留在國內的同學,很多人是樂觀的,因為生活每一天都在向更好的方向變化,“大家聊著誰買了新車,誰買了房子,誰有了孩子。而我們一切還是零。他們在職場上吃的苦,和我們在外面吃的苦,是兩回事。但我們的苦,並沒有換來更多的回報。”
但是,海歸族的吐槽,並沒有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同。在一家國企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的馬先生告訴記者,單位裡曾經招入過海歸,“但大多幹了幾年就走 了,留下來的也不太安分。留學的和國內大學生在觀念上有很多不同,前者想法特別多,真正做事情時卻‘眼高手低’,有點狂傲。相反,國內學生更看重國企的穩 定性,肯踏實幹活。”
海歸進外企同樣不容易。根據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數據,2012年,海歸群體進入外資和合資企業者,僅有11.3%。多年海外生活練就的較強外語能力,並未能給海歸族換來更多的就業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