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想離他們遠點。”小麗告訴記者,平時父母總是嘮叨自己的就業問題和獨立生活問題,此次離家就是堵氣想與父母保持一點距離,也是想通過此次的反抗行為來讓父母“長點記性”。
專家聲音
孩子要理解父母,別用過激方式解決問題
瀋陽師範大學社會學教授王立波表示,如今青年人在面對上一輩人傳統的叮囑說明方式時,常會表現出不願接受或者是“反抗”的行為。年輕人在表達對父母意見持不同看法時,別用一些過激的方式來反抗父母,首先應該明確父母的做法是出於為子女著想,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在理解父母的立場和初衷後,和父母交流意見來說明自己的理解,最後達成一種雙方認可的結果。
家長應了解孩子承受能力,多尊重
瀋陽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學專家劉長輝表示,父母為了達到設定的目標,會不時在孩子耳邊叮囑、提醒,但這種做法往往收效甚微,甚至適得其反,不但易挫傷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甚至產生逆反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