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人不願再活在霧霾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3-07 11:23:55


  中評社香港3月7日電/《穹頂之下》(Under the Dome)中有令人心酸的一幕:柴靜問生活在產煤大省山西的一個六七歲小女孩,“你見過真正的星星嗎?”這個伴隨著中國經濟奇跡長大的孩子回答說:“沒有。”《穹頂之下》是一部關於中國環境災難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像一場濃重的霧霾一樣,突然衝擊了中國人的感官。紀錄片製作者柴靜介紹說,她經常把自己的女兒“像囚徒一樣”關在家裡,以免她吸入戶外空氣中漂浮的有害顆粒。

  英國《金融時報》3月6日載文《中國人不願再活在霧霾下》,文章說,柴靜說:“早上起來有時候我會看到我女兒站在玻璃窗前用小手拍著……她總有一天會問我,‘媽媽為什麼你要把我關起來’?”這個問題的答案——正如中國人越來越清楚的,就是中國的經濟發展固然令世人矚目,但他們一直在為此支付高昂的代價。《柳葉刀》(The Lancet)估計,2010年中國有120萬人因大氣污染過早死亡,占全球總數的40%。

  大氣污染還不是最主要的問題。中國的土壤被污染,河流裡流淌著污水(或漂浮著病死動物的屍體),動植物正在滅絕。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估計,2009年僅空氣污染在中國以疾病、過早死亡和收入損失的形式造成的損失,就相當於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3%。如果對這個數字照單全收,那麼中國今年“實際”的增長率會下降到4%以下。

  如果說大氣污染還有好的一面,那就是人們可以看到它,聞到它。中國人如果想了解自己國家經濟模式的缺陷,只要吸氣就可以了。多年以來,許多中國人並不在意空氣質量引起的擔憂,或認為霧霾是發展不可避免的副作用,而現在這一問題已成了中國中產階層擔心的焦點。

  柴靜這部影片給觀者的感覺是簡直“breathtaking”(作者使用了雙關語,既有令人透不過氣之意,又有令人激動之意。——譯者注)。短短幾天時間,《穹頂之下》的下載量已經達到數億次。中國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將該紀錄片與1962年雷切爾•卡森(Rachel Carson)那部《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相比。那本書抨擊了化工行業,被認為引發了美國的現代環保運動。

  關於環境惡化的話題,只要它不攻擊共產黨本身,已能夠被容許,甚至受到提倡。在去年的全國人大會議上(2015年的人大會議於3月4日在北京召開),中國總理李克強宣布“向污染宣戰”。他表示,霧霾是“大自然向粗放發展方式亮起的紅燈”。去年11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中方計劃2030年左右達到碳排放峰值,徹底轉變了中國不會犧牲經濟發展的長期立場。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