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20日電/900萬人口的溫州像許多中國城市一樣,正面臨金融崩潰。這座城市必須克服一切困難,進行深刻的結構性變革。
德國《世界報》8月19日載文《中國的底特律》,文章說,“是,生意很好。”58歲的王對現狀很滿意,“到2020年,計劃年銷售額翻一番,達到20億元人民幣。”王的企業生產雨刷器等汽車零部件。“我們必須勤奮、創新。”王說。
像王的公司一樣,溫州99%的公司為私人企業。溫州人被看做富裕和奮進的代表,他們活躍在世界各地。同時,溫州人也非常願意承擔風險,這從越來越多的破產案例也可見一斑。位於上海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數據顯示,溫州破產的企業占30%左右。
溫州的高負債率在中國聞名。“許多企業家的債務充滿危險,他們投資於高風險項目。”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專家指出,一些銀行現在拒絕給這些客戶貸款。
受影響的還有房地產業。溫州一些高樓區并沒有人入住。這裡一套100平方米公寓售價200萬元,而人們的月工資平均只有4000元或5000元。彭博社日前就質疑,溫州可能是第一批被債務崩潰的城市之一——“溫州是中國的底特律?”
但對許多溫州人來說,“溫州破產”還太遙遠。企業家陳不相信他的家鄉將遭受底特律的命運。他有幾個公司,現有約700名員工,經營很好。50歲的他日益感到自己還需要改變其商業模式。以前專注於房地產、鋼鐵和基礎設施,現在他希望擴大汽車經銷。鞋業企業家吳也認為,中國對鞋的需求在不斷增加。他打算在三年內,工廠全部實現自動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