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村裡老人說,1941年中條山戰役後,大批國民黨負傷士兵從山西戰場經三門峽會興渡口被送至我們村的‘六一兵站醫院’接受救治,但許多士兵因傷勢過重在醫院去世,大約有200多人。”陳寶禹說,後來這些士兵被就地安葬,並從陝州區(原陝縣)硤石鄉找來青石,為他們立了墓碑。
陳寶禹說,“六一兵站醫院”當時有十幾間房子,他們家的房子也被占用了5間,剩餘的在西崖村村委旁邊,由於年份太久,早已坍塌,現在成了居民區。如今在西崖村,已找不到“六一兵站醫院”的痕跡。
陳寶禹說,這些士兵就被安葬在現在劉書勤家門前的那塊地方,約有2畝,名叫“傷兵墳”。“1960年村裡開墾荒地,將‘傷兵墳’平整後用於耕種,那些墓碑因為不被人們重視,大部分已遺失。”
西崖村83歲的村民沈鎖學回憶說:“那時來的傷兵真可憐,頭上、身上都是傷,就在我們村治療。”
陝州區黨史方志辦原主任劉全生告訴大河報記者,當時張茅鄉西崖村確實有國民黨軍隊的醫院,但那段歷史還需進一步考證。
希望勇士親屬認領,建議有關部門建立陵園
挖出來11塊墓碑該如何處置?陳寶禹說出了他個人的想法。
“不管怎麼說,他們都是為了抗日犧牲的勇士,咱不能把這些墓碑扔掉……”陳寶禹說,他和村民們商量,希望媒體能公布已知犧牲勇士的姓名和籍貫,讓他們的親屬能來認領墓碑。
此外,他們希望有關部門能實地考察一下,在“傷兵墳”上為勇士們重新立碑,最好能建一個陵園供後人瞻仰,銘記那段歷史。
陳寶禹說,在農村,把墓碑放在家裡是一件非常忌諱的事情,但劉書勤能把這些墓碑收藏在家裡,“他的做法很好,值得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