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後,遊客通過網絡、手機移動端就可以查詢導游執業信息,點贊或者投訴導游的服務。(來源:新華社 程碩) |
中評社北京8月25日電/宰客、甩團、強制購物……一提到導游,很多人會有負面的印象。曾經風光無限的導游,在相當多人眼裡甚至和“導購”等同。
導遊行業到底存在哪些問題?“導游之痛”怎麼破?24日,國家旅遊局召開全國導游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會議,全國導游公共服務監管平台同時啟動,各大旅遊企業紛紛試水“網約導游”。
能好好當導游,誰願意當“導購”?
不合理低價甚至“零負團費”就像一個毒瘤,一直困擾著旅遊業。由此帶來的強迫遊客購物或者安排另付費項目,極大損害了消費者利益,讓遊客深惡痛絕。
一位因要求遊客購物和增加自費景點被吊銷執照的導游說:“我們也希望遊客開心。能好好當導游,誰願意當‘導購’?”
他告訴記者,以前的旅行團都是他個人從旅行社“買”來的。如果遊客不另外消費,自己要倒貼每人幾百元。“不能辛苦了幾天,還要自己掏錢,這樣連基本生活都過不下去。”
由於旅行社之間惡性削價競爭,用低於成本的價格吸引遊客,導游只能靠帶遊客二次消費來彌補團費的不足,這是長期以來整個行業的一個潛規則。
出境游也是如此。記者了解到,大部分旅行社在導游接團出行前,都要求導游繳納“人頭費”。以30人團赴歐洲為例,導游在出發前就必須墊付“人頭費”“酒店稅費”“大巴車進城費”等將近4萬元。
靠什麼把這些錢賺回來,是導游在行程中考慮的第一問題。“不交這筆錢就領不到活兒,能不能掙回來,能賺多少,全靠導游的‘本事’了。”有導游忍不住吐槽。
工作了15年的導游李永泉告訴記者,導游在國外是非常受尊重的職業,其實大部分導游都希望遊客享受愉快的旅途,並得到遊客的尊重和認可,並通過自己的知識和服務去獲得體面的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