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3日電/昨天,《北京“十三五”時期重大基礎設施發展規劃》正式發布。未來五年,本市將新建成哪些重大的基礎設施?北京還將建多少條地鐵?城市可供休閑的綠地將新增多少?北京的水質是否將有所提升?……一系列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這份《規劃》裡都給出了答案。
“集中力量治理‘大城市病’、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突出百姓的獲得感……”這將是“十三五”時期重大基礎設施的建設思路。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五年本市重大基礎設施將涉及交通、供水、綠色生態、污水垃圾、重點區域、智能服務等領域,包括首次提到高標準建設公交都市,高水平建設城市副中心基礎設施、新機場配套設施,完善冬奧會及世園會基礎設施等等。
高標準打造公交都市
軌道運營里程將達900公里
為破解“大城市病”問題,交通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在規劃裡被提到尤為重要的位置。按照“十三五”基礎設施規劃,未來五年北京地鐵的運營里程將提高到900公里,核心區的地鐵站密度將加大,中心城地鐵站750米半徑覆蓋率將達90%,將加快推進3號線、12號線、中央商務區線、17號線、19號線一期建設,以及首都機場線二期。昌平線南延、房山線南延、8號線四期、7號線二期。
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地鐵建設主要提升功能,解決一些斷頭的問題,“比如原昌平線只能和13號線進行換乘,每天壓力很大。昌平線南延後,未來15號線、10號線、4號線都能換乘。”該負責人表示,到2020年,中心城區地鐵密度將接近巴黎、東京、紐約等大城市。
除了地鐵建設,“十三五”時期北京還將建成連續成網的3200公里自行車道路系統。建設蘋果園、北苑北等多個綜合交通樞紐,實施中心城長途客運站功能外遷。在打造公交都市的同時,按照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區域交通一體化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也將取得重要突破,包括構建區域“四縱四橫一環”通道、打造京津保唐“1小時交通圈”、建成北京新機場和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公路等。
研究推動“海水淡化入京”
再添20個城市公園
生態基礎設施也將是未來五年本市的重點建設任務。本市將構建多元供水格局,充分發揮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水能力,包括研究中線擴能方案,還將配合河北省南水北調廊涿幹渠東延及北三縣供水工程,推進與本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的連通,實現區域水資源聯合調度和相互調劑。
此外,本市還將研究推動“海水淡化入京”,統籌區域水資源配置,構建多元化供水格局,多渠道保障水資源供給。
除了水供應建設之外,未來五年城市綠色生態空間也將發生很大的變化。本市將建設森林城市,推進“一道綠隔城市公園環、二道綠隔郊野公園環、環首都森林濕地公園環”建設。目前,已有80個城市公園,“十三五”期間還將新增20個,全市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85%。
高標準建設城市副中心基礎設施
在十大主要任務中,高標準建設重點區域的基礎設施,也將是北京未來五年一大重點,包括城市副中心、冬奧會及世園會,以及新城及鄉鎮和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
“將以最高水平、最高標準來建設城市副中心”,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城市副中心的多項指標都將超越中心城區,如綠色出行率,城區為75%,通州將達到80%,人均綠地面積,城市副中心也將超過中心城區。未來五年,城市副中心將建設海綿城市及“近零排放區”。
除了交通、生態、重點區域的基礎設施建設之外,未來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建設也將提上日程。“十三五”時期,本市寬帶網絡接入能力將超過“百兆入戶,千兆入樓”目標,基本實現4G移動通信網全覆蓋,在全國率先開展5G建設示範。
(來源:北京青年報) |